清明前呈文几

此月才过禊事修,芳辰冉冉逝如流。

牡丹开了寒应尽,燕子归来春又休。

衰鬓难将新绿染,颦眉岂为落红愁。

劳生扰扰何时足,已拟抛家理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刚过了农历三月三的修禊节,美好的时光匆匆流逝。
牡丹盛开,寒冷的日子应该结束,燕子归巢,春天又要过去。
我衰老的头发难以再染上新绿,皱眉并非为落花而愁苦。
忙碌的生活何时才能满足,我已经打算离开家去湖边垂钓。

注释

此月:指农历三月三。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人们在这一天到水边洗涤以祈求消灾。
芳辰:美好的时光。
尽:结束。
归来:返回。
休:结束。
衰鬓:衰老的鬓发。
新绿:新生的绿意,比喻青春或活力。
落红:凋落的花瓣,象征春去。
劳生:劳累的生活。
扰扰:纷扰不安。
足:满足。
抛家:离开家。
理钓舟:准备出海钓鱼,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末夏初的景象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开篇“此月才过禊事修,芳辰冉冉逝如流”两句,写的是清明时节已经过去,春天的美好时光在悄然流逝中渐渐消失。接着,“牡丹开了寒应尽,燕子归来春又休”描述了牡丹盛放,但这也意味着春花即将凋零,而燕子的归来预示着春天的最后时光。

“衰鬓难将新绿染,颦眉岂为落红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和岁月沧桑的感慨。头发已经开始变白,但依然难以接受年轻时的那份活力已不再;面容也多了皱纹,却又何必为逝去的红颜而忧愁。

最后,“劳生扰扰何时足,已拟抛家理钓舟”则是诗人对于长久以来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感到疲惧,不知何时才能满足。已经有了离开尘世、过简简单生活的想法,准备摆脱现实世界的羁绊,去寻找心灵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最后美好的描写,以及个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纯粹生活的心境。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前呈南塘

晚景凄凉事事休,与波上下任沉浮。

花辰岁岁惟添老,榆火春春不改愁。

几曲画屏新绿暗,一川流玉落红稠。

出门有碍家无累,水北山南负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菊秋呈南塘

凄凉时序每兴嗟,那复登高似孟嘉。

尚喜乌纱粘皓发,犹存青眼对黄花。

百篇剩有诗堪索,九日愁无酒可赊。

采采缅怀元亮节,不随流俗竞春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菊秋晓枕偶成

希年七十又加零,渐脱尘缘万事轻。

冉冉壮心随岁减,萧萧衰鬓与霜明。

愁倾白堕嫌无量,老对黄花更有情。

欲写秋容到寥廓,却惭健笔欠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野步

清景浩无际,天光接水光。

晴云侵别屿,远溆落残阳。

岩菊幽含馥,岸花娇衒妆。

田家竞秋报,社鼓乐村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