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一)

满头华发怕逢春,山鬼揶揄正笑人。

祖道不沾雩峡水,征袍空染贯城尘。

已无勋业铭彝鼎,岂有声名动搢绅。

但得五湖风月在,钓船还与白鸥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纪所作的《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功名未就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句“满头华发怕逢春”,诗人以满头白发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忧虑和恐惧。接着,“山鬼揶揄正笑人”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中的幽灵人格化,它们似乎在嘲笑诗人的衰老与无力,增添了诗的悲凉气氛。

“祖道不沾雩峡水,征袍空染贯城尘。”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遗憾。他没有在重要的仪式上得到神灵的庇佑(“祖道不沾雩峡水”),也没有在征战中留下辉煌的战绩(“征袍空染贯城尘”),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与失落。

“已无勋业铭彝鼎,岂有声名动搢绅。”这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已经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无法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更无法在士大夫阶层中引起轰动。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最后,“但得五湖风月在,钓船还与白鸥亲。”诗人转而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自然的和谐。他渴望在五湖四海的美景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界的生灵和谐共处,过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这种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超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不如意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二)

三载崎岖蜀道行,虚名已觉负平生。

季鹰从此有归兴,思旷自来无宦情。

恐作渔樵閒话说,敢忘车笠旧交盟。

鹤滩喜与鸳湖近,夜夜相望共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三)

秀州东郭残年里,曾得春风送客舟。

别去几何情契阔,诗来如此意绸缪。

光阴日薄皆虚度,故旧星稀半不留。

江上酒船重有约,残山剩水尚堪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四)

自蒙人日题诗后,夜夜光辉照草堂。

玉石琢磨方是器,芝兰熏染不闻香。

虚名只作寻常事,豪气何分上下床。

但恐九霄孤鹗起,老夫拭目仰难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五)

对月有怀多好句,胜如春草梦西堂。

予人然诺千金重,到手缄书一尺长。

鹤吊机云迷故宅,燕寻王谢失雕梁。

都缘十载兴亡恨,诗后殷勤并寄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