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陪使君领客之湖庄

鹳鸣双橹压中流,断送馀分不尽秋。

石罅有声轰壮语,风骄无计尼真游。

江神自合供如愿,艇子尤能送莫愁。

却笑湖庄真落莫,但留斜日照归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鹳鸟鸣叫,双桨划动,穿越河流中心,秋天的余韵未尽。
石头缝隙间回荡着激昂的话语,狂风无法阻止尼真的游玩兴致。
江神似乎满足了我们的愿望,小船更是能承载莫愁的忧愁。
反观湖庄,显得落寞,只有夕阳余晖映照着归来的车马

注释

鹳:一种长腿大嘴的水鸟。
鸣:叫声。
双橹:两只船桨。
中流:河流中央。
断送:结束。
馀分:剩余的情感或时间。
石罅:石头的裂缝。
轰壮语:大声的豪言壮语。
风骄:狂风肆虐。
无计:无法阻挡。
尼真:人物名,此处可能指人。
江神:神话中的水神。
如愿:满足愿望。
艇子:小船。
莫愁:女子名,常用于诗词中象征忧愁。
湖庄:湖边的庄园。
落莫:荒凉、衰败。
斜日:傍晚的太阳。
归驺:返回的车马队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曹彦约在秋季陪使君带领宾客游览湖庄的情景。首句"鹳鸣双橹压中流"以鹳鸟鸣叫和船桨穿梭于水面的动态,展现了湖面的宁静与繁忙。"断送馀分不尽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石罅有声轰壮语"写出了山石间回荡的豪言壮语,可能是在举行某种仪式或交谈,增添了庄重的气氛。"风骄无计尼真游"则通过描述风的强劲,烘托出湖庄环境的开阔和自由。

"江神自合供如愿"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期待,认为江神能满足人们的愿望。"艇子尤能送莫愁"借用了"莫愁"的典故,寓意小舟能够承载人们的欢乐和忧愁,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

最后两句"却笑湖庄真落莫,但留斜日照归驺"以对比的手法,诗人笑湖庄的落寞只是暂时的,夕阳余晖映照着归途的车马,给人以希望和温暖,暗示着美好的未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庄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浓厚的季节感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上巳日舍舟丰城

路出丰城县,篮舆了夕阳。

何人共列坐,胜事忆流觞。

帝里衣冠近,家山念虑长。

慇勤楼下水,今夜到吾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上湖广总领赵郎中(其三)

岂无山水惮登临,未话平生语欲清。

得马经营今搏手,伤弓忧患几惊心。

所思未觉荆山远,欲往宁辞沔水深。

山水有情弦未绝,请从千里抱鸣琴。

形式: 七言律诗

久雨叹

谁为戎首起边功,万里生灵一掷中。

天为忧之连作雨,人无识者骤歌风。

所期辟地今城守,不善因粮却火攻。

古道君师意深远,改弦端的奏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子山见和去年湖庄春晚诗仍次前韵

笔砚论交半百年,中间摇落更临边。

寻盟花木春犹在,结友松筠晚益坚。

雪霁万峰开紫翠,江空一水恣回旋。

何时共我湖庄乐,醒后吟诗醉后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