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治圃我依浮石滩,筑台君占白云山。
三秋一日登临外,千里同风咫尺间。
峰黛阴晴长黯黯,溜琴朝夕自潺潺。
休官谁道何曾见,林下如今两处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次韵毛维瞻白云庄三咏(其三)眺望台》。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云庄的景致,展现出一种超然与宁静的氛围。
首句“治圃我依浮石滩”描绘了诗人亲手整理菜园,傍水而居的情景,显示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接着,“筑台君占白云山”则写友人毛维瞻在高高的白云山上建造了眺望台,寓意着高远的志向和视野。
“三秋一日登临外,千里同风咫尺间”两句,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诗人与朋友虽相隔千里,但心灵相通,仿佛近在咫尺的情感。山峰的阴晴变化被形容为“峰黛阴晴长黯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而“溜琴朝夕自潺潺”则以流水声衬托出庄内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休官谁道何曾见,林下如今两处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辞官归隐生活的羡慕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们虽然身在两地,但心境相似,都在享受着林下的悠闲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眺望台为线索,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溪流回合引方池,轩槛前临面翠微。
紫陌红尘行不顾,白云青嶂坐忘归。
方荣即隐谁能继,未老先休世所稀。
我昔凌云登阁会,主翁留饮见蟾辉。
怀乡吊古易伤心,绝顶危亭共客临。
朝市曾经兵火后,山川转觉树云深。
百年歌舞空台沼,六代豪华漫陆沉。
惟有乱鸦归去晚,夕阳无限暮城阴。
早被垂杨系去舟,五更潮落大江头。
关河北望几千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烟沙澒洞翻蘋末,欲倚西风问仲谋。
寺比金焦彻夜开,一山恰似小蓬莱。
塔分两岸波中影,潮长三门石上苔。
遗老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来。
中流滚滚英雄恨,输与高僧入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