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载分符江水西,几曾一日事游嬉。
忽闻千骑传呼晓,正是三春劝相时。
父老倚锄听号令,儿童骑竹望旌麾。
东风归路欢声满,野草闲花索赋诗。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地方官徐鹿卿在护法寺进行劝农活动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和谐互动,以及春天农忙时节的生动景象。
首句“半载分符江水西”,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官员徐鹿卿在江水之西,已经任职半年。接着“几曾一日事游嬉”一句,表达了官员勤政爱民的形象,强调他没有一天是用于游玩享乐的,而是全心投入工作之中。
“忽闻千骑传呼晓,正是三春劝相时。”描绘了清晨,千骑传呼,正是春意盎然之时,官员开始进行劝农活动。这不仅体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也展现了官员利用时机,积极引导农民耕作的情景。
“父老倚锄听号令,儿童骑竹望旌麾。”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农民们对官员的尊重与期待。父老们在田间劳作之余,认真倾听官员的指导;孩子们则骑着竹竿,遥望着官员的旗帜,充满好奇与敬仰。
最后,“东风归路欢声满,野草闲花索赋诗。”描绘了活动结束时的场景,春风拂面,归途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田野间的野草和闲花似乎也在等待着诗人赋诗,以赞颂这一和谐美好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官员与百姓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春天农忙时节的生机勃勃,体现了宋朝时期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和谐。
不详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禾生陇亩自东西,父老怡然市井嬉。
列郡几人知此意,五风十雨尽如时。
买牛已解田间剑,分虎难淹岭下麾。
一任吏人来报事,不妨游戏作春诗。
屏星小驻梵王宫,草碧泉清一径通。
细细秧针抽夜雨,盈盈麦浪汎东风。
登临不为溪山胜,守助端期井里同。
此去丰穰知有兆,百年父老笑声中。
笑问香山似旧邪,风流宛是更词华。
由江距洛路千驿,以宋继唐诗一家。
今日重檐窥斗柄,向来遗趾面湖沙。
莫忘先世规恢策,赢取芳名并冠霞。
至和嘉祐正涂开,綵凤将雏出蜀来。
父子名声天宇小,弟兄笔力海潮回。
岷峨一气钟三杰,欧富诸公识异材。
后百馀年拜遗像,凛然高节尚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