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名为《史君赠所临蜀本三苏入京图诗以谢之》。诗中描绘了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从蜀地进入京城的历史场景,赞美了他们的才华与影响力。
首句“至和嘉祐正涂开”,点明了时间背景,至和、嘉祐为宋仁宗的年号,暗示了三苏活跃的时代背景。接着“綵凤将雏出蜀来”一句,以彩凤喻指三苏,将他们比作出类拔萃的才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从蜀地走出的情景。
“父子名声天宇小,弟兄笔力海潮回”两句,进一步赞扬了三苏的才华。这里将三苏的名声比作天空中的星辰,虽小却璀璨夺目;将他们的文笔比作海潮,汹涌澎湃,展现了他们作品的磅礴气势和深远影响。
“岷峨一气钟三杰,欧富诸公识异材”则指出三苏如同岷山、峨眉山汇聚的灵气,孕育出了这三位杰出的人物。同时,也提到了当时的文坛巨擘如欧阳修、富弼等,他们能识别并欣赏三苏的才华,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最后,“后百馀年拜遗像,凛然高节尚崔嵬”表达了对三苏精神的敬仰。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能通过拜祭他们的遗像,感受到他们高尚的节操和不朽的精神,这种崇高的品质依然屹立不倒,令人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三苏才华与影响力的赞美,以及对他们精神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