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君赠所临蜀本三苏入京图诗以谢之

至和嘉祐正涂开,綵凤将雏出蜀来。

父子名声天宇小,弟兄笔力海潮回。

岷峨一气钟三杰,欧富诸公识异材。

后百馀年拜遗像,凛然高节尚崔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名为《史君赠所临蜀本三苏入京图诗以谢之》。诗中描绘了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从蜀地进入京城的历史场景,赞美了他们的才华与影响力。

首句“至和嘉祐正涂开”,点明了时间背景,至和、嘉祐为宋仁宗的年号,暗示了三苏活跃的时代背景。接着“綵凤将雏出蜀来”一句,以彩凤喻指三苏,将他们比作出类拔萃的才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从蜀地走出的情景。

“父子名声天宇小,弟兄笔力海潮回”两句,进一步赞扬了三苏的才华。这里将三苏的名声比作天空中的星辰,虽小却璀璨夺目;将他们的文笔比作海潮,汹涌澎湃,展现了他们作品的磅礴气势和深远影响。

“岷峨一气钟三杰,欧富诸公识异材”则指出三苏如同岷山、峨眉山汇聚的灵气,孕育出了这三位杰出的人物。同时,也提到了当时的文坛巨擘如欧阳修、富弼等,他们能识别并欣赏三苏的才华,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最后,“后百馀年拜遗像,凛然高节尚崔嵬”表达了对三苏精神的敬仰。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能通过拜祭他们的遗像,感受到他们高尚的节操和不朽的精神,这种崇高的品质依然屹立不倒,令人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三苏才华与影响力的赞美,以及对他们精神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204)

徐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 字:德夫
  • 号:泉谷
  •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 生卒年:1170—1249

相关古诗词

黎丞传示史宰聋字诗走笔和之

毛颖翻成一秃翁,文章苦欲诳盲聋。

从前结实无非妄,胜处生涯好用工。

天上高深关守虎,马前奔走背生虫。

荣枯数定何须问,了却公家是奉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和聋字韵诗一谢史宰一呈黎丞(其一)

化感儿嬉七十翁,波馀犹足活瘖聋。

肯安恬退淡中味,大觉催科拙处工。

及物坐看驯乳雉,苏民更欲骂尸虫。

恢恢游刃浑馀地,赢得赓酬伴赞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和聋字韵诗一谢史宰一呈黎丞(其二)

脩龄阆苑一仙翁,拜跪无妨岂是聋。

松柏耐寒宜岁晚,池塘入梦泄春工。

群趋摘尾浑行鹭,一见降心赋草虫。

莫谓田园动归兴,渭滨垂老尚三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林府判和前三苏图诗再依韵为谢

蜀道山川鬼斸开,文星屡谪北中来。

凌云赋客邀难住,捉月仙人唤不回。

坡颍与泉同一姓,汉唐比宋孰多材。

公诗状出眉州画,不学香山咏马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