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

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

掖庭终有一人行,敢道君王弃憔悴。

双驼驾车夷乐悲,公卿谁悟和戎非。

蒲桃宫中颜色惨,鸡鹿塞外行人稀。

沙碛茫茫天四围,一片云生雪即飞。

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

形式: 古风

翻译

汉朝的和亲成为历史旧事,万里旅途风尘仆仆我有何罪。
后宫中总该有人出使,怎敢说君王遗弃了我这憔悴之人。
驼车载着乐师的哀歌,官员们谁明白和亲并非良策。
蒲桃宫中景色凄凉,边塞外行人稀少。
广袤的沙漠四周天空寥廓,一旦雪花飘落,立刻化作飞雪。
自古至今这里寸草不生,试问春天又从哪里归来。

注释

和亲: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通过联姻来维系和平的外交方式。
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掖庭:皇宫中的后宫。
憔悴:形容面容瘦弱、疲倦或忧愁。
夷乐:指异族的音乐。
和戎:指和亲,以女子嫁给异族首领以求和平。
蒲桃宫:虚构的宫殿名,可能象征奢华之地。
鸡鹿塞:古代边关名称,具体地点未知。
沙碛:沙漠。
太古以来:极言时间久远。
寸草:形容荒芜,无生机。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明妃曲》,通过对汉代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危与女性命运的深沉感慨。诗中以“汉家和亲”为背景,强调了王昭君个人的无辜与无奈,她被远嫁异域,承受万里风尘之苦,却无罪于国事。诗人通过“掖庭终有一人行”和“敢道君王弃憔悴”,展现了昭君坚韧不屈的精神,以及对君王决策的质疑。

接着,诗中通过“双驼驾车夷乐悲”和“公卿谁悟和戎非”,批评了当时统治者盲目追求和平,忽视了战争带来的悲痛和边境的荒凉。蒲桃宫中的凄凉景象和塞外行人稀少,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荒芜和昭君的孤独。

“沙碛茫茫天四围”至“借问春从何处归”这几句,运用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边疆恶劣环境的描绘,同时也寓含了对国家春天(繁荣与希望)迟迟未至的忧虑。诗人以“无寸草”象征边疆的荒凉,以“春归何处”暗示国家未能实现真正的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昭君出塞的故事为载体,揭示了国家政策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以及诗人对于边防和民族和平安宁的深深关切。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明河篇

明河八月转分明,炯如素练西南倾。

年年岁岁见河汉,坊坊曲曲闻砧声。

良人万里事征行,砧声中有玉关情。

遥知铁衣冷如水,指点明河白发生。

碛中草死骆驼鸣,万里却望长安城。

儿生总角爷未见,归心顿觉封侯轻。

汉家自古有夷狄,付与穷荒何足惜。

只愿天狼无光太白低,还家为妇说安西。

形式: 古风

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诗中予暇日为各赋一首(其一)醉僧

残雪覆枯颅,手扶短楖栗。

送酒无苏州,一醉未易得。

青旗猎猎秋风吹,长瓶一吸亦足奇。

但办道傍常醉倒,不须解作藏真草。

形式: 古风

松风

半岭松风破睡时,起看山月倚筇枝。

纵横满地髯龙影,尽是当年手自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松骥行

骥行千里亦何得,垂首伏枥终自伤。

松阅千年弃涧壑,不如杀身扶明堂。

士生抱材愿少试,誓取燕赵归君王。

闭门高卧身欲老,闻鸡相蹴涕数行。

正令咿嘤死床箦,岂若横身当战场。

半酣浩歌声激烈,车轮百转盘愁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