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雨暗两岸,孤舟撑一篙。
清同寒鹭迥,愁与暝云高。
已判乱波色,时饶点鬓毛。
三农有重赋,为汝喜如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日小雨景象。诗人通过“小雨暗两岸,孤舟撑一篙”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画面,小雨浸湿了河岸,一只孤独的小船在水中缓慢地移动,用篙划破水面的平静。接着,“清同寒鹭迥,愁与暝云高”则将这种宁静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诗人的心情似乎也随着那清冷的空气和远处的鹭一起升腾,与晚霞下的高云共存,显得有些忧郁。
“已判乱波色,时饶点鬓毛”中,“乱波色”指的是水面的波纹,这里用“已判”意味着诗人已经洞察了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而“时饶点鬓毛”则是说在这样的静谧氛围中,偶尔有几滴雨珠落在头发上,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之笔。
最后,“三农有重赋,为汝喜如膏”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税收政策的关注和同情。这里的“三农”指的是农民,而“重赋”则是沉重的赋税。诗人通过“为汝喜如膏”来表达,如果能减轻这些税负,人民将会像对待珍贵的膏药一样感到喜悦。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反映出他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心和深刻的观察。
不详
来时趁作世情游,归去凄凉遣客愁。
万事世间多反复,一生此地几春秋。
天寒树老叶全脱,水落岸高溪不流。
行路崎岖纵难料,江湖付与一孤舟。
扫地绿覆牖,拨醅香绕墙。
是非閒处少,日月醉中长。
薤滴悲歌露,柯寒落叶霜。
百年成底事,宿草任苍茫。
朔风飘正急,客况老难禁。
问路迷南北,携筇探浅深。
地惊盈尺许,杯喜十分斟。
梅蕊如相识,暗香何处寻。
末路初倾盖,春风一系舟。
英姿森剑戟,馀论有春秋。
时事朝暮别,年华日夜流。
徒劳是州县,东去勿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