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峰对古寺,何异到西林。
幽罄蝉声下,闲窗竹翠阴。
诗人谢客兴,法侣远公心。
寂寂炉烟里,香花欲暮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情谊和心灵的交流。开篇“千峰对古寺,何异到西林”两句,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场所,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接下来的“幽罄蝉声下,闲窗竹翠阴”描绘了一种安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蝉鸣在幽深的谷地回响,而闲窗之外是竹影婆娑,营造出一片清净之境。
“诗人谢客兴,法侣远公心”两句,则转向了人物情感的交流。诗人可能是在感激僧侣的款待与精神上的共鸣,而“远公心”则暗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高尚情操。
最后,“寂寂炉烟里,香花欲暮深”两句,以微弱的炉烟和即将落幕的香花,勾勒出一幅晚照中的静谧图景。这里的“寂寂”二字,更添了一份淡远与空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院环境的描写,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一个充满禅意和哲思的空间,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超脱红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不详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披衣闻客至,关锁此时开。
鸣罄夕阳尽,捲帘秋色来。
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台。
身在心无住,他方到几回。
端笏事龙楼,思闲辄告休。
新调赭白马,暂试黑貂裘。
珠履迎佳客,金钱与莫愁。
座中豪贵满,谁道不风流。
青云自致晚应遥,朱邸新婚乐事饶。
饮罢更怜双袖舞,试来偏爱五花骄。
帐里炉香春梦晓,堂前烛影早更朝。
更说毬场新雨歇,王孙今日定相邀。
挂席逐归流,依依望虎丘。
残春过楚县,夜雨宿吴洲。
野寺吟诗入,溪桥折笋游。
到官无一事,清静有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