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客木犀下有赋

茂树幽花兀老苍,不随众卉入词场。

虎头点点开金粟,犀首累累佩印章。

明月上时疑白傅,清风度处越黄香。

人才生世元如此,不为无人不肯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茂盛的老树和幽深的花朵独特而苍老,不跟随众多花草进入诗文的世界。
老虎头状的花朵绽放出金色的颗粒,犀牛角般的果实上挂满了象征权力的印章。
明亮的月光下,仿佛是白傅(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篇重现,清风吹过,带来越地(古国名)的浓郁香气。
世间的人才本应如此,即使无人欣赏,也不减其芬芳。

注释

兀老:形容树木古老、苍劲。
众卉:众多花草。
虎头点点:比喻花朵形状似虎头,星星点点。
犀首累累:形容果实密集,如犀牛角般。
白傅:白居易的别称。
越黄香:指越地的香气,可能指某种植物或香料。
人才:指有才华的人。
不肯芳:不因无人欣赏而失去芬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画面,以"茂树幽花兀老苍"起笔,赞美了木犀树古老而独特,不同于寻常花卉争艳于文人墨客的诗词之中。接下来的"虎头点点开金粟,犀首累累佩印章"形象地比喻木犀花的形态,如同老虎斑点般醒目,又如犀牛角般密集且富有威严,暗示其品质出众。

诗人进一步通过"明月上时疑白傅,清风度处越黄香"来渲染木犀花在月光下皎洁如白傅(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清风中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犹如越地的黄香一般宜人。最后两句"人才生世元如此,不为无人不肯芳"表达了诗人对木犀花品格的赞赏,认为它具备优秀人才的特质,即使不被众人瞩目,也坚守自我,独自芬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木犀花为载体,寓言了人才的高尚情操和独立品格,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崇尚和对人才的敬仰。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约眉之寓公饮郡圃梅下分韵得动字

穷阴彫残年,小雨杂寒冻。

野迥山色枯,木落天宇空。

殷勤玉雪友,岁岁管宾送。

孤标耿黄昏,清艳横螮蝀。

从渠忌皎洁,孱颜立孤耸。

半年簿书尘,閒杀果下鞚。

林端划见之,撩我泼春瓮。

芳菲恼不彻,喜与良友共。

花光留夕阴,鸟语嘎清哢。

群芳去无踪,生意正坌涌。

因怀武陵日,岁上西湖冢。

粲粲万玉妃,萧萧守翁仲。

谁知落天涯,惠然复我从。

暗香疏影句,为我作诗供。

心事炯如霜,客游恍成梦。

岁穷万物息,谁此役群动。

会取春风心,处处得日用。

形式: 古风

约漕使泛舟东郊坐客十人分韵得江字

微雨爽晴昊,柔风涣清泷。

空明山四坐,宇静天八窗。

筮言得幽真,此意谁与双。

使家我风调,宾友俱同腔。

高谈飐清镜,胜韵眠空缸。

东西南北人,偶此同一邦。

坐数云皛皛,起看水淙淙。

古今聚散地,浩浩如此江。

馀霞照宝瑟,明夜欺银釭。

维舟未肯鼓,归梦惊逢逢。

形式: 古风

至左绵书怀呈荣州绵州二兄

岁行析木予去国,鹑尾之年才返室。

东西南北著此身,水陆二千三百日。

或云子非善谋身,幸生斯世同斯人。

胡为嘐嘐苦自好,轻辞富贵重绝贫。

五溪之滨有何好,兀坐六年不知老。

夔门待汝有何恶,要把山林易旌纛。

予闻其言心自语,吾非斯人而谁与。

独嗟行止各有时,龙蛰鸿归亦其所。

洋州拔将鸠馀民,仰空待救人不闻。

黎州边丁戍内郡,空养赤子防西门。

绵州近阸剑龙路,列雉惊奔渠不顾。

叙州平蛮亦良苦,卒以忧劳弃予去。

见危授命理之常,苟得死所庸何伤。

所忧人己两无益,燕蝠晨暝徒皇皇。

鹤山之颠一亩宫,我名吾亭日愿丰。

只祈天心速悔祸,雨禾雨麦苏民穷。

有粮饷士可卫民,有民给耕可供军。

民相资护关塞,又须监牧长得人。

规摹便立久安势,不作目前苟偷计。

弟兄归与里父师,长对春风赋常棣。

形式: 古风

至后再见大雪杨尚书约登天开图画阁分韵得平字

天公闵赤子,踊为营杯羹。

寸白未云厌,赐以一尺平。

微阳动黄宫,万宝随孳萌。

蝗妖坐远屏,疠鬼亦就烹。

东邻文昌伯,志气为我倾。

携朋乐时丰,举酒浇空明。

忻忻各有适,耿耿未忘情。

不知宇宙内,肯尔同阴晴。

前时闻帝辇,随雪登山亭。

亭高一流盻,淮楚接神京。

新氓正露立,旧戍方长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