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诗(其三)

暗香浮动又斜晖,几度临风入素闱。

名士握来当玉麈,仙人携去绽云衣。

木兰形似神偏瘦,杜若芳同体较肥。

相对每宜人定后,夜钟微月屡开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以百合为题,描绘了百合花在黄昏时分散发出的幽香与柔和的斜晖相映成趣的景象。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百合花比作名士手中的玉麈、仙人所穿的云衣,形象地展现了百合花的高洁与脱俗。同时,通过“木兰形似神偏瘦”、“杜若芳同体较肥”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百合花的独特气质。最后,“相对每宜人定后,夜钟微月屡开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百合花静谧之美以及其与夜晚和谐共处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0)

释今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合诗(其四)

不堪鶗鴂最先鸣,冒雨开残暑未清。

檐卜将来何所似,优昙恐是有虚名。

白云只可自怡悦,流水翻能移性情。

一自与君投分后,几多怀抱付他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舟过飞来寺

乱峰历尽见荒岑,胜事当年不可寻。

古佛有光随日转,石幢孤影向江深。

未秋高树先摇落,薄暮疏蝉空好音。

身似萍蓬何所感,忽然又作越人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秋日同梵音留滞乌径山庵戏作

天南七载一孤僧,只有良朋念不胜。

才折莲花辞海国,拟将秋色到毗陵。

风烟负我登临去,羁旅伤人岁月增。

荒径绕残山月堕,微微寒影佛前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栖贤寺寄怀顿修诃衍(其一)

尝疑别赋销魂语,道是江淹好过情。

千日离思惟有梦,十年怀抱始相应。

每从天际窥帆影,想见虚廊忆履声。

吴越江山不可问,那堪重与话三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