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画阁岿然百尺危,吹来花片点春衣。
黄昏璧月溪心浴,白昼银盘水面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与赞美。
"画阁岿然百尺危" 这一句通过“画阁”二字,让读者立刻联想到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建筑,而“岿然”和“百尺危”则形象地描绘出这座阁楼的雄伟与险峻,似乎是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一处奇观。
接下来的"吹来花片点春衣" 这一句,则将画面转向春日里的细腻之美。轻柔的风吹拂着,带来了飘落的花瓣,就像是为诗人的衣衫添上了一抹抹春天的色彩,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对这份自然恩赐的喜悦。
"黄昏璧月溪心浴,白昼银盘水面飞" 这两句则是对光线与水面的巧妙捕捉。在柔和的黄昏之中,明亮的月色如同宝石一般镶嵌在溪流的心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这宁静之境中的心灵洗礼。而到了白昼时分,阳光照耀下,水面反射着银色的光辉,就像是有无数的银盘在波光粼粼中飞舞。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与光影的变换,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春天花瓣和日月光线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每一句都充满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巧妙融合,构成了一个既美丽又富有哲理的意境世界。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暮霭收无归鸟尽,凤箫阁上听松涛。
宿枝不稳鸦飞起,照水当中月上高。
一醉高寒清到骨,四无尘滓月当空。
光芒万里今犹昔,牢落十年西复东。
笋方合爪蕨擎拳,好与同参诗里禅。
居士闻韶今已久,炉峰为我晓生烟。
一池莲菡漾红霞,并带双花足赏嗟。
醉面相看谁得似,三郎夜饮玉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