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赋天池

巃嵷古墩邱,泓潭浸其股。

金碧争荡磨,穿穴稍旁午。

斩松罗石榻,玄芝错神浒。

遥应玉女盆,润及黄精圃。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张雨的《再赋天池》描绘了一幅山水胜景。首句“巃嵷古墩邱”展现了山势峻峭、古老的山丘,富有历史感。接下来的“泓潭浸其股”则描绘了深潭倒映着山体,如同其血脉融入其中。诗人运用“金碧争荡磨”形容潭水与阳光交相辉映,色彩斑斓。

“穿穴稍旁午”暗示山石间有溪流穿梭,路径曲折。然后,“斩松罗石榻”写的是松树被砍伐以清理出一块石质平台,而“玄芝错神浒”则借用了神话元素,描述了神秘的灵芝生长在潭边。最后两句“遥应玉女盆,润及黄精圃”暗指天池之水犹如仙界玉女的盆,滋养着周围的黄精田地,增添了神秘和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池周边的自然景观,既有壮丽的山川,又有神话般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511)

张雨(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 号:句曲外史
  • 生卒年:1283~1350

相关古诗词

滨洲云巢图

苍山不受寒,裹以白兜罗。

借云以为暖,我意不在多。

小营丹鹤巢,高栖翠云柯。

飞仙度鸾笙,老人卧鸡窠。

谁能江海去,风雨一渔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寄题刘彦基丹室

昔闻冲虚宫,远在锦江头。

往来多异人,东望不可求。

借问鸿宝书,枕中今在不。

尚馀一丸药,光景夜不收。

食之生羽翼,飞去十二楼。

下视何苍苍,至情难久留。

我将拾瑶草,迟子于玄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十月十八夜震泽风大作明日大雪异常又明日甲子日出大寒

弱龄逃世网,一勇以求志。

折旋四十载,竟日坐有累。

大拙使为巧,小朴使为器。

用是役于人,夫岂足言智。

飘风鼓具区,如我长噫气。

追惟年运往,通夕遂忘寐。

圣人罕言命,天道殊难致。

委顺待未来,馀日敢终弃。

形式: 古风

次韵晋卿翰林赠陈秉彝

金华黄太史,出为儒台冠。

诗文齐六经,奇古谁敢传。

如掇明月珠,妙在九曲穿。

而子工笔札,狗监非所荐。

挈之登龙门,果获尾时彦。

孜孜勤执经,矻矻劳染翰。

敏手不暇给,精华且屡换。

怜才吾辈事,子乃羞自献。

由兹数来往,无事辄相见。

湖岭错萦纡,烟霞争变幻。

一夕快雨馀,春物已消半。

言归天台奥,俄顷语离散。

此手不易执,明日柁楼饭。

迢迢望白云,瀑布声许悍。

赤城跨沧海,朝霞以为岸。

倘遇仙者徒,勿易樵牧贱。

予衰志求道,千载犹暮旦。

老经三百家,一一理残卷。

霜毫犯冠箨,墨汁滓衣汗。

何功使愿果,尽力输老腕。

子书能瘦硬,泪眼秋隼健。

唯馀箧中字,照我目光烂。

送子望崖返,回目穷海甸。

春夕岂不短,反侧移漏箭。

才梦金庭游,还逐涛江乱。

荐知家庭乐,旭日阴始泮。

身扶老人杖,衣忆慈母线。

还期当及时,迟子秋水观。

栖栖寡俦侣,孤坐至日晏。

追步太史作,用以申缱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