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和王新城韵四首(其四)

认得依依倍觉怜,寒光寂寞锁朝烟。

有怀南浦枝谁赠,为恨西风雨正绵。

倦意慵心怜此日,柔情弱态想当年。

一声羌笛高楼月,仍送行人曲岸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之柳在寒风中的孤寂与凄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与情感投射。首句“认得依依倍觉怜”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秋柳特有的眷恋之情,即使在寒冷与寂寞中,也倍感怜惜。接着,“寒光寂寞锁朝烟”一句,以寒光与朝烟的交织,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幽深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秋柳的孤独形象。

“有怀南浦枝谁赠,为恨西风雨正绵”两句,诗人将情感寄托于具体的景物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南浦之枝与西风细雨,表达了对远方或逝去事物的怀念与遗憾。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情感更加丰富且具有深度。

“倦意慵心怜此日,柔情弱态想当年”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面对当前的疲倦与懒散,他依然能感受到对当下的怜悯,同时回想起往昔的柔情与脆弱,这种对比更凸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伤。

最后,“一声羌笛高楼月,仍送行人曲岸边”以羌笛声起,月色下的高楼与岸边的行人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离别与思念的意境。羌笛之声,既是离别的象征,也是情感的寄托,它跨越时空,将诗人的思绪与情感传递给远方的旅人,同时也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柳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170)

朱晓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前题仍原韵四首(其一)

夜雨秋风欲断魂,半垂堤岸半垂门。

征衣少点游丝杳,短发残疏曲岸痕。

少妇稀来游旧陌,王孙归去误前村。

聊为寄语休攀折,留待春光不尽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前题仍原韵四首(其二)

淡云疏雨并宵霜,冷落前塘与后塘。

败絮已无飘古砚,残丝谁肯贮空箱。

风流忆昔藏苏妇,憔悴而今怅晋王。

莫道堤边多寂寞,酒旗原插旧村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前题仍原韵四首(其三)

一望条条失翠衣,武昌门外是耶非。

高楼不忆封侯远,邮驿还愁过马稀。

十里湖边莺绝唤,六桥池畔燕无飞。

谁家羌笛声声怨,吹到残更客梦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前题仍原韵四首(其四)

笑尔无情不足怜,枝枝空自向朝烟。

徒增老眼看如雾,纵使长腰舞异绵。

彭泽飘零悲往日,章台萧瑟过当年。

从来离恨原难系,送尽行人绿水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