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其三)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翻译

迎着风儿,想要劝春光停住脚步。春光却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它不愿同岸边的落花一样随流水而去,暂且就成为在泥土上飘舞的飞絮。
看着镜中头发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时光。人没有辜负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负了自己啊!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注释

住:停,止,停留。
星星:头髮花白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玉楼春·其三》,通过对春光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人生的无奈与愁绪。

首句“风前欲劝春光住”,以拟人手法表达词人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惋惜,仿佛春风能听懂人的劝说。接着,“春在城南芳草路”描绘出春天的景色,城南小径上绿草如茵,春意盎然。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两句,将春天的花朵比喻为落花,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自己则如同随风飘落的柳絮,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一句,通过镜子中的白发反映出岁月的无情,词人感叹自己未能把握青春,反倒是春天辜负了自己。这里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最后,“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收束全诗,梦醒后人事已非,词人的心头愁绪仿佛凝聚在那梨花纷飞、风雨交加的场景,寓情于景,意境凄美。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天为载体,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之情。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其三)再和

人间反覆成云雨。凫雁江湖来又去。

十千一斗饮中仙,一百八盘天上路。

旧时枫叶吴江句。今日锦囊无著处。

看封关外水云侯,剩按山中诗酒部。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二)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有事不往

山行日日妨风雨。风雨晴时君不去。

墙头尘满短辕车,门外人行芳草路。

南城东野应联句。好记琅玕题字处。

也应竹里著行厨,已向瓮头防吏部。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二)

瘦筇倦作登高去。却怕黄花相尔汝。

岭头拭目望龙安,更在云烟遮断处。

思量落帽人风度。休说当年功纪柱。

谢公直是爱东山,毕竟东山留不住。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五)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

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峰一笑。

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

普陀大士神通妙。影入石头光了了。

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