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暑

吾性仍忍寒,不受秋暑闷。

既抱相如渴,复喘平叔汗。

疥疾亦相乘,爬搔扰躯干。

平生懒挥箑,况复蚊蚋乱。

忽闻隐雷声,引颈若鹅鹳。

雨意竟萧条,依然坐深爨。

安得天公仁,霜令从此换。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本性耐寒,不畏秋天暑热烦。
既如司马相如口渴般渴望,又像张衡平叔般汗流不止。
疥疮瘙痒更相侵,抓挠使我身体不安。
平日里我懒得摇扇驱热,更何况蚊虫乱飞。
忽然听到远处隐隐的雷声,我伸长脖子像鹅或鹳一样期待。
雨意虽显凄凉,我依旧坐在炉火旁取暖。
但愿上天有情,能立刻让霜降取代炎热。

注释

吾性:我的本性。
忍寒:耐寒。
秋暑:秋天的暑热。
闷:烦闷。
相如渴:司马相如般的渴望。
平叔汗:张衡平叔般的汗流。
疥疾:疥疮。
相乘:相互加重。
爬搔:抓挠。
躯干:身体。
挥箑:摇扇。
蚊蚋:蚊虫。
隐雷声:远处的雷声。
鹅鹳:鹅或鹳。
雨意:雨意。
萧条:凄凉。
深爨:炉火旁。
天公仁:上天有情。
霜令:霜降。
换:替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秋暑》。诗中,作者以个人的亲身感受描绘了秋天的暑热。他自述性情坚韧,能忍受寒冷,但面对秋日的暑热却感到不适,既有如司马相如般的口渴,又有如扬雄般流汗不止。皮肤上的疥疮瘙痒更添烦恼。他向来不喜欢摇扇驱热,此刻又加上蚊蚋骚扰,环境更加烦闷。

听到远处隐隐的雷声,他期待着降雨,伸长脖子像鹅鹳一般期待凉爽的到来。然而,雨意虽浓,却并未带来实质的凉意,他只能坐在炉火旁,希望天气能有所改变。最后,他期盼天公能慈悲,让霜降代替炎热,表达出对清凉季节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个人体验,展现了秋日暑热的难耐,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期盼,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茧庵.落成

茧庵吾自名,所喜以吾息。

一丝出巧心,口眼费经画。

无畏亦无累,丰俭随人力。

时时携妻子,杯酒纵酣适。

家人献歌舞,宾友杂嘲剧。

此意少人解,此庇无终极。

曹瞒西陵前,作伎竟何益。

刘伶坟上土,谁与酒浇滴。

高堂岂不好,要自非吾宅。

王侯与氓隶,万古一枯腊。

自营自落之,讵敢当达识。

有酒更频来,宽作十年客。

形式: 古风

说诗

作者固已难,读者亦未易。

有宝斯识宝,至宝况难值。

三家寠人子,岂辨瑚琏器。

鼠璞将见珍,周鼎或斡弃。

诗道诚难言,大要该六义。

其高出苍天,其深潜厚地。

枯中发秾华,淡处有馀味。

似拙乃藏巧,借钝以宣利。

开阔要波澜,组织须经纬。

或险而莫亲,或平而足贵。

圆转各随形,悟入非力至。

不止事吟哦,先须存兴寄。

变态千万端,胜处同一致。

以此而读诗,庶得古人意。

形式: 古风

说神篇

天道若不神,何以惊物而惧人。

君道若不神,何以号令鼓万民。

故圣人以是而设教,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形式: 古风

追感三朝遭遇今如一梦

本是蓬筚姿,偶作帝王客。

日日上金门,时时分玉食。

自忘身世贱,不觉仙凡隔。

几多贤达人,饥寒卧空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