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山谷后山诗编于刘宜之司户因书所见呈宜之兄弟

拾遣诗视孔子道,豫章配孟颜后山。

自馀众作等别派,彪虥狸豹虎一斑。

我修直笔公万世,议论不到甘嘲讪。

中间杜老饶寒饿,陈也绝荤黄尚可。

天公雠施略相当,一字而贫更怜我。

去年臞庵太荒凉,釜中得鱼雷隐床。

了知诗祟力排摈,谁言锢疾蟠膏肓。

刘郎食饱嗜昌歜,又一过目思手揽。

编诗更著顾痴笔,字字可丹藏石䃭。

知君疗病我益病,心手相忘还展咏。

百年长病可得辞,两翁落唾皆可敬。

忽云身后无知音,此诗百变无邪心。

候虫时鸟足感耳,我思正在南风琴。

谁能首涂追四始,以经夹毂骚驾轨。

意所不快鞭曹刘,此时折汝一寸箠。

长安市上逢联璧,人持一箭与我直。

请君了却三万轴,再见坐我床下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敖陶孙的这首诗以孔子之道为引,将豫章(指黄庭坚)与孟子、颜渊并列,赞扬黄庭坚的诗才。他认为黄庭坚的诗歌独树一帜,如同猛兽中的豹虎,具有鲜明个性。诗人自称公正无私,批评不留情面,但也赞赏杜甫虽贫困仍坚守诗道,陈寿则能节制饮食。他提到自己在困境中创作,诗歌受到排斥,但刘宜之的欣赏使他感到振奋。

诗中提到刘宜之对诗歌的热爱,甚至想亲自编辑,敖陶孙对此表示感激,但也自嘲自己的疾病使创作更加艰难。他期待诗歌能够治愈彼此的病痛,即使疾病缠身,也能通过诗歌交流。最后,诗人以高昂的士气鼓励刘宜之继续创作,表示愿意在他作品完成后成为忠实读者,甚至提出如果无人理解,他们可以共享诗歌的乐趣。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诗歌艺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传承的执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知音的渴望。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二)

重趼踏九州,一源贯九流。

岁晚天报子,兹楼敛其秋。

正西苍龙尾,下掉白鹭洲。

旁人为我叹,污渎横吞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四)

昔我宦南海,宾友日击鲜。

今来童市归,掌肉分乌鸢。

旅食何足校,苦望双旌烟。

愿为墓户家,毋为地行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三)

红尘暗九衢,生白有我室。

山平拄笏颐,月满横琴膝。

三年蛮府掾,不愧纸尾笔。

梦从南海君,供我波罗蜜。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一)

邻曲竟还往,岁除当馈分。

作我淡生活,小龙破密云。

天机亦良勤,错综合瘁芬。

松柏青始独,苕华黄已芸。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