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其七)送神用《高安》

笾豆有践,黍稷惟馨。礼终三献,神归杳冥。

形式: 四言诗 押[青]韵

鉴赏

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古诗,反映了古人对仪式和祭祀活动的重视。诗中的“笾豆有践”指的是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礼器——笾和豆,有践踏的意味,象征着对神灵的尊崇;“黍稷惟馨”则是说祭品中的黍稷散发出令人怀念的香气。在古代中国,黍稷是一种重要的谷物,也常被用作祭祀之物。整句话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敬仰。

“礼终三献”指的是祭祀仪式中的酒礼,通常会有三次献酒的过程,意味着仪式即将结束;“神归杳冥”则是说神灵在仪式结束后返回到深远的、难以触及的幽冥之中。这两句诗强调了祭祀活动的庄重和对神灵离去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描绘祭祀场景,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神灵交流的意境,既有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也有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566)

郊庙朝会歌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其六)奠玉币、酌献用《嘉安》。景祐用《祐安》,辞亦不同

象分离位,德配炎精。景风协律,化神含生。

百嘉茂育,乃顺高明。神无常享,享于克诚。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其五)赤帝降神用《高安》

长嬴戒序,候正南讹。功资蕃育,气应清和。

鼎实嘉俎,乐备登歌。神其来享,降福孔多。

形式: 四言诗 押[歌]韵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其四)酌献用《祐安》

条风斯应,候历维新。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篪簧协奏,簠簋毕陈。精羞丰荐,景福攸臻。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北窗间卧

长夏畏溽暑,閒来北窗卧。

树木有繁阴,矧乃凉风过。

快哉一室间,清谣欲谁和。

万物何必小,天地何必大。

苟能顺其然,一气终不挫。

逍遥陶靖节,微官或求做。

李斯相秦国,黄犬意悲咤。

悠然望白云,孰可回吾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