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儿

牧牛儿,放牛莫放涧水西,涧水流急牛苦饥。

放牛莫放青草畔,牛卧得草儿亦懒。

儿懒随牛莫着鞭,几年力作无荒田。

雨调风顺租税了,儿但放牛相对眠。

形式: 古风

翻译

放牛的孩子,不要把牛赶到涧水西边去,因为那里的水流湍急,牛会因饥饿而受苦。
不要让牛靠近青草地,因为牛吃饱后会变得慵懒,不愿移动。
孩子懒散,就别再用鞭子赶牛了,这样几年来辛苦劳作的土地就不会荒废。
如果天气适宜,雨水充足,风调雨顺,田地的收成就会好,孩子们只需陪牛悠闲地躺着睡觉。

注释

牧牛儿:放牛的孩子。
涧水西:涧水的西边。
涧水流急:水流湍急。
牛苦饥:牛会因饥饿而受苦。
青草畔:青草地。
牛卧得草:牛吃饱后躺下。
儿亦懒:孩子也会变得懒散。
着鞭:用鞭子驱赶。
力作:辛勤劳动。
无荒田:不会荒废田地。
雨调风顺:天气适宜。
租税了:租税交齐。
相对眠:面对面地睡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牧童在田野间放牧的情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涧水流急牛苦饥”表现出牧童对牛只的关心,不让它们到急流的地方吃草以免饿挨。"放牛莫放青草畔,牛卧得草儿亦懒"则形象地描绘了牛在肥美的青草边安逸地吃着草,连牧童也不忍心用鞭子催促。诗中也透露出“几年力作无荒田”的辛勤劳作,以及期待着“雨调风顺租税了”自然恩赐与丰收的心愿。最后,“儿但放牛相对眠”则表达了牧童在收工后与牛共享宁静夜晚的场景,显得既安详又满足。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通过牧童与牛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农耕文明中的人们对于劳作、收获以及自然恩赐的期待与珍视。这首诗在宋代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不仅展示了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也颂扬了勤劳人民的生命力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74)

张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一首

昌谷五月稻,平田垂青玑。

遥峦相压叠,颓绿互蔽芾。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卉。

攒虫锼古柳,芳径生红纬。

莺唱子夜歌,瀑悬楚被翡。

昭华寒不粟,贵嫔暑无痱。

桂蕊女几簪,蕙花神娥扉。

碧锦帖花柽,香衾事残贵。

霞巘殷嵯峨,烟岚互叆霼。

璧月舒窈斗,元云为彷佛。阴?宛虹带,天空繁星衣。

古桧拿屃赑,水华融觱沸。

销声永薖轴,栖隐耽岑蔚。

请事鸿宝元,至澹味无味。

悲歌激流风,逸响迥秋气。

形式: 古风

诗上尧夫先生兼寄伯淳正叔(其二)

病肺支离恰十春,病深樽俎久埃尘。

人怜旧病新年减,不道新添别病深。

形式: 七言绝句

古乐府.度关山

度关山,循九州,省耕宽徭询明幽。

人为贵兮,哀我人斯敢予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候人

林木南山荟蔚时,工斤樵斧竟朝侪。

举知趋利青冥上,不念幽闺季女饥。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