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对月

散发披襟一再窥,未甘兀兀守书痴。

月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

人世无灯方作梦,山翁有酒更能诗。

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独自赏月的景象和心境。开篇“散发披襟一再窥”写出了诗人对月亮的迫切渴望,似乎要通过长久的凝视来捕捉月亮的美丽。而“未甘兀兀守书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的沉迷与享受,但在这月夜里,他更愿意放下书本去欣赏自然之美。

接着,“月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描绘了一幅完整的中秋夜景。月亮如同一面镜子般圆满地挂在天空,而这份圆满映照着整个世界。此时正值秋季的一半,夜晚的凉意也逐渐浓重起来。

“人世无灯方作梦”则是一种比喻,用来说明在没有灯光的黑暗中,人们往往会沉迷于各种幻想和梦境。而“山翁有酒更能诗”则透露出诗人的自信,他像一位隐居山中的老者,在有了美酒之后,更能激发出佳作。

最后,“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净。在这月夜里,他的心灵世界除了对嫦娥(月亮)的向往之外,再无其他杂念,只有那山峦间瘦长的树影能与他的心灵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清澈。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八月三十日晓晴

高树号风始欲丹,秋晴诗老试凭栏。

食贫破砚惊犹在,身瘦寒衣觉渐宽。

家里儿孙音问好,客中僮仆使令难。

雪前霜后归吾圃,瘦菊疏梅尽耐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八月五日病中

于心敢自欺,但恐不精思。

未觉扶颠易,方惊悔过迟。

病堪长作客,贫可荐招医。

观井如彭祖,闻诸丱角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八月初一日

吾生遽如此,六十一衰翁。

功过差相掩,时几大不同。

冥冥终日雨,忽忽半秋风。

食尽囊无物,今年始是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八月初一日

秋风几日尚无诗,政坐炎歊转赫曦。

閒被贫为魔搅挠,病须凉当药医治。

薄田董穫收新粟,老圃开包献巨梨。

顾此亦差胜穷宦,回头何啻十年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