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独自赏月的景象和心境。开篇“散发披襟一再窥”写出了诗人对月亮的迫切渴望,似乎要通过长久的凝视来捕捉月亮的美丽。而“未甘兀兀守书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的沉迷与享受,但在这月夜里,他更愿意放下书本去欣赏自然之美。
接着,“月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描绘了一幅完整的中秋夜景。月亮如同一面镜子般圆满地挂在天空,而这份圆满映照着整个世界。此时正值秋季的一半,夜晚的凉意也逐渐浓重起来。
“人世无灯方作梦”则是一种比喻,用来说明在没有灯光的黑暗中,人们往往会沉迷于各种幻想和梦境。而“山翁有酒更能诗”则透露出诗人的自信,他像一位隐居山中的老者,在有了美酒之后,更能激发出佳作。
最后,“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净。在这月夜里,他的心灵世界除了对嫦娥(月亮)的向往之外,再无其他杂念,只有那山峦间瘦长的树影能与他的心灵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