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仲弥性同次唐人二诗韵(其一)

尽日困登陟,跏趺聊对床。

岩空眩层碧,草细函幽香。

吊古谩秋思,开尊延月光。

随身有竿木,作戏且逢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整天疲惫于登山跋涉,盘腿坐在床上休息。
岩石空旷,层层碧绿令人眼花缭乱,草丛中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凭吊古人,徒然引发秋天的思绪,打开酒杯邀请月光共饮。
身边带着竹杖和木杖,权当游戏,姑且应景而为。

注释

尽日:整天。
困:疲惫。
登陟:登山跋涉。
跏趺:盘腿坐。
床:床铺。
岩空:岩石空旷。
眩:眼花缭乱。
层碧:层层碧绿。
草细:草丛细致。
函:包含,散发。
吊古:凭吊古人。
谩:徒然,空洞地。
秋思:秋天的思绪。
开尊:打开酒杯。
延:邀请。
月光:月色。
随身:身边带着。
竿木:竹杖和木杖。
作戏:当作游戏。
逢场:姑且应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深山中隐居的生活情景。开篇“尽日困登陟,跏趺聊对床”描述了诗人一整天都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攀爬劳累,却只为了一会儿的简单休息。

接下来的“岩空眩层碧,草细函幽香”则描绘出了诗人所居之地的自然美景。岩石中透出一片片清新的绿色,而细小的草木间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吊古谩秋思,开尊延月光”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过往的缅怀。在秋夜的寂静中,他独自一人举杯邀明月,与古人交流思想,抒发自己的哀愁。

最后,“随身有竿木,作戏且逢场”显示出诗人即兴创作诗歌的才情。他手持着可以作为写作工具的竹子(可能是毛笔或书札),在自然中漫步,不经意间便触发灵感,创作出了美好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古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和他们对于自然与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0)

李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功成亦赋短项翁诗复次其韵

君不见仲淹居河汾,目营四海心六经。

又不见子幼反田里,拊缶乌乌徒快耳。

续经愤世虽自喜,岂识浊醪函妙理。

皤然短项滑稽徒,却笑两翁非通儒。

可人风味敌冰壶,惟酒是务焉知馀。

不学羽衣李集贤,斗酒过量项飞泉。

复怜胡子名空传,缓急由人肠中乾。

高情陶彼勋华风,放怀那惜倾千钟。

鄙哉成德真小器,一击堕地羞空空。

嗟余磊磈填心胸,安得与尔长相逢。

会当乞尔扁舟去,烟雨空濛伴钓翁。

形式: 古风

短项翁

我生懒放世无偶,身即嚣尘志林莽。

寒饥未免困啼号,束带深惭为升斗。

先生闭户傲羲皇,云梦胸中吞八九。

抟风暂尔抑雄飞,万事纷纷付卮酒。

年来得此短项翁,落落虚怀真胜友。

烟蓑称体剪疏筠,老态婆娑固不群。

每笑鸱夷托后尘,臭味仍复羞昆崙。

何曾为致常持满,来此与尔谈胚浑。

异时先生登紫微,定自与尔相追随。

想应赖尔排纷扰,坐觉秋毫泰山小。

形式: 古风

赠学者

学诗如参禅,初不在言句。

伛偻巧承蜩,梓庆工削鐻。

借问孰师承,妙处应自悟。

向来大江西,洪徐暨韩吕。

山谷擅其宗,诸子为之辅。

短句与长篇,一一皆奇语。

卓尔自名家,无愧城南杜。

君诗亦可人,羞作女工蠹。

正临百尺竿,到此方进步。

我性文字空,志在学农圃。

老矣甘摧颓,肯复事雕组。

少读三百篇,每自叹无补。

一念绝邪思,得处忘我所。

学诗如参禅,无舍亦无取。

立雪谩齐要,断臂徒自苦。

君欲问活法,活法无觅处。

形式: 古风

竿木随身得自由,应缘已毕复何求。

翛然来往等孤雁,影落寒潭迹不留。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