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桨轻撶下白蘋,故城花谢绿阴新。
岂无今日逃名士,试问南塘著屧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乡春景,诗人在轻柔的桨声中泛舟于白蘋花盛开的河面上。"细桨轻撶下白蘋"写出了划船时桨触水的细腻感觉和白蘋花随波荡漾的情景,给人以静谧之感。接下来的"故城花谢绿阴新"则将视线转移到岸边,故城中春去夏来,花瓣凋零,而树木依旧郁郁葱葱,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随后提问:"岂无今日逃名士",这里的"岂无"是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当下隐逸之士是否仍然存在的怀疑。他们是否像古代的高士一样,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寻找一处清幽之地,以逃避尘世的名利。
最后一句"试问南塘著屧人"则是对前述问题的一个具体化,诗人试图通过询问岸边是否有人留下足迹来确认隐逸之士的存在。这里的"试问"显示出一种期待和探寻,而"南塘著屧人"则描绘了一个想象中的画面:在宁静的南塘,有没有行者留下脚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世名士是否仍存的探寻。
不详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水平波淡绕回塘,鹤殉人沈万古伤。
应是离魂双不得,至今沙上少鸳鸯。
冻醪初漉嫩如春,轻蚁漂漂杂蕊尘。
得伴方平同一醉,明朝应作蔡经身。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
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