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微中画龙

阴阳变化万物从,其间至神惟真龙。

庸夫俗眼不得见,或跃或潜无定踪。

后来高士探元窟,素缣摹画求形容。

在昔擅名能几人,争为妍巧誇殊功。

东朐徐氏奋奇趣,俊笔醉挥欺古风。

为余好事辄写寄,老鳞苍鬣惊盲聋。

怒抟沧海喷白浪,暗拖暮雨横长空。

双双头角战初罢,奔腾半没寒云中。

只恐霹雳生坐上,爪牙活动拿寰穹。

轩昂当世称独步,贵臣褒誉闻宸聪。

黄金扇成争进入,雄声一日喧深宫。

从此毫端愈珍重,千岁万岁传无穷。

形式: 古风

翻译

阴阳变化孕育万物,其中至高无上的只有真龙。
凡夫俗子难以察觉,它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踪迹难寻。
后来的高雅人士探寻它的根源,用素色丝绸描绘它的形象。
往昔能以此闻名的人寥寥无几,他们竞相展现巧妙技艺以示独特功绩。
东朐徐家展现奇特趣味,才情出众的笔触超越了古人的风格。
他因我喜好此事,特意寄来画作,龙的形象令瞎子和聋子也为之惊叹。
巨龙怒吼着冲向大海,掀起滔天白浪,暗中拖曳着暮雨横扫天空。
龙头对峙刚结束,它在寒云中奔腾,半身隐没其中。
唯恐雷电突然降下,龙的爪牙活跃,欲掌控天地。
它在世间威风凛凛,无人能及,贵臣们的赞誉直达皇帝耳中。
黄金制成的扇子争相进入,它的雄浑声音日复一日回荡在深宫。
从此,这幅画更加珍贵,流传千年万代,永不消亡。

注释

阴阳:指宇宙间对立统一的两种基本属性。
变化:事物的生成、发展和转化。
真龙:古人对龙的神话象征,代表尊贵和神秘。
庸夫俗眼:普通人的眼睛,比喻见识浅薄。
元窟:事物的根本或起源。
素缣:白色的细绢,古代用于绘画。
老鳞:龙的鳞片,这里指画中的龙。
爪牙:比喻力量或权势。
轩昂:形容气概昂扬,威武不凡。
独步:独一无二,无人能及。
宸聪:皇帝的智慧,对皇帝的敬称。
黄金扇:象征权力和富贵。
毫端:笔尖,引申为艺术创作。
千岁万岁:长久,永恒,表示流传不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士探索真龙的形象,通过对比庸俗之人的不解与高士的深入理解,表达了艺术创作中追求至真至美的理念。诗中的“阴阳变化万物从,其间至神惟真龙”两句,揭示了宇宙万物都在阴阳变化中生长,而其中蕴含着至高无上的神秘力量——真龙。

接下来的“庸夫俗眼不得见,或跃或潜无定踪”则是说一般人无法洞察这超凡脱俗的存在,因为它不按常规出没,没有固定的迹象。诗中的“后来高士探元窟,素缣摹画求形容”则表明只有那些修养高深、眼界开阔的人才能够探索到龙的真实面貌,并试图通过绘画捕捉它的神韵。

诗人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也在“在昔擅名能几人,争为妍巧誇殊功”中得到了体现,这里说的是过去有才华的人不多,他们都在争夺绘画技艺上的美妙与独特之处。紧接着,“东朐徐氏奋奇趣,俊笔醉挥欺古风”则是赞扬了一位名叫徐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新颖的趣味和古典的韵味。

在“为余好事辄写寄,老鳞苍鬣惊盲聋”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类高水平绘画作品的喜爱,并且经常将它们转赠给他人,而这些作品中的龙形象生动到即使是视力衰退、耳朵失聪的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震撼。

随后的“怒抟沧海喷白浪,暗拖暮雨横长空。双双头角战初罢,奔腾半没寒云中”则描绘了龙的形象与动态:它在海洋中激扬起巨浪,在天际间拉扯着晚霞,战斗结束后,两只角尖锐地穿插于云端。

“只恐霹雳生坐上,爪牙活动拿寰穹”表达了对龙的力量和威严的敬畏,它甚至可能在静坐时引发雷鸣,其爪牙灵活,可以攫取宇宙间的一切。紧接着,“轩昂当世称独步,贵臣褒誉闻宸聪”则是说这位高士或艺术家的作品在当代就已经被广泛赞誉,而皇帝也听到了这些赞美之声。

最后,“黄金扇成争进入,雄声一日喧深宫。从此毫端愈珍重,千岁万岁传无穷”则意味着这位艺术家的画扇由黄金制成,在朝廷中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它的声音在皇宫之内回响,而自此以后,这些用毛笔创作的作品变得更加珍贵,流传千古,不会断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龙的描绘和对艺术创作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追求真实、超越凡俗乃至于宇宙之巅的艺术理念的崇尚。

收录诗词(7)

王佐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柳

春到枝枝是绿丝,秋来叶叶是愁眉。

灞桥何限经行者,不记寻花系马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梅仙山

芒屩支藤上翠微,长松影里叩柴扉。

石坛丹灶苍苔冷,天阔风高鹤不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思友

孤坐忽太息,拂衣临长风。

天高夕月冷,木脱秋山空。

良晤匪易得,好怀难再同。

思君不可见,心逐孤飞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剑浦思归(其一)

韶华客里一番老,自叹此生行路多。

独上危楼望乡国,阑干倚遍奈愁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