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怀惟起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联“远客怜吾弟,离愁有阿兄”,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兄弟间的深情厚谊。诗人以“远客”自喻,表达了自己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孤独感,同时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怜”字流露出对弟弟的关爱与牵挂,“离愁”则直接点出了因分离而产生的愁绪,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颔联“久无鸿雁信,空听鹡鸰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鸿雁传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的象征手法,代表了远方的消息与联系。然而,在漫长的等待中,诗人却只能听到鹡鸰鸟的鸣叫声,这既是一种自然界的声响,也暗含着对弟弟音讯的渴望与期盼。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期待。
颈联“岁月三秋晚,寒温两地情”,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结合在一起,强调了思念的持久与深沉。三秋晚不仅指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而“寒温两地情”则体现了诗人对弟弟生活境况的关心与担忧,以及对两地相隔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山斋长寂寞,日日计归程”,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团聚的渴望。山斋的“寂寞”不仅是环境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日复一日地计算归程,既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对团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