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五题(其二)次韵子由题平山堂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古老的寺庙中,楼阁高耸,美景尽收眼底,装饰着雕栏画栋。
山峦如青螺般在海面上起伏,天空仿佛在江南的碧玉中变得开阔。
细雨滋润着栏杆下的花朵,惹人怜惜,清酒在风中微微荡漾。
游人若要评说这处景致之美,定会称它为淮东第一名胜。

注释

栋宇:楼阁。
古寺:古老的寺庙。
雕栏:雕刻装饰的栏杆。
浮:起伏。
青螺:形容山峰像青色的螺纹。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幽花:幽静的花朵。
浅泪:象征性地表达情感细腻。
风卮:风中的酒杯。
登临:登山游览。
淮东:淮河以东地区。
第一观:最好的景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广陵五题(其二)次韵子由题平山堂》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古寺中的建筑与景色,展现了平山堂的壮丽与优美。首句“栋宇高开古寺间”写出了楼阁矗立于古寺之中的景象,显示出其历史底蕴和高大壮观。接下来,“尽收佳处入雕栏”则强调了平山堂视野的开阔,栏杆之内尽揽美景。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运用比喻,将远处的山峦比作海上的青螺,天空则如江南碧玉般广阔无垠,形象地描绘出山水的辽阔与深远。诗人的情感随着景致的转换而深化,雨中的幽花带给人淡淡的哀愁,而清酒在风中微澜,又增添了诗意的雅致。

最后两句“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是对平山堂整体评价的总结,认为它在淮东地区乃至整个游人眼中,都是登临之美的极致,堪称第一景观。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平山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马上口占二首(其二)

霜风棱棱万木枯,梅花破萼犹含须。

田家往往事游猎,追逐狐兔相号呼。

微茫山中起狂烧,隐约林梢低日车。

马头渐觉有佳趣,勿厌阡陌多萦纡。

形式: 古风

马上口占二首(其一)

向晨结束争长途,利风刮面冰在须。

冈穷得水马不进,雾暗失道人相呼。

悠悠旁舍见汲井,轧轧隔林闻挽车。

游目骋怀自可乐,勿忆乡县增烦纡。

形式: 古风

反初

昔年淮海未,邂逅安期生。

记我有灵骨,法当游太清。

区中缘未断,方外道难成。

一落世间网,五十换嘉平。

夜参半不寝,披衣涕纵横。

誓当反初服,仍先谢诸彭。

晞发阳之阿,餔啜太和精。

心将虚无合,身与元气并。

陟降三境中,高真相送迎。

琅函纪前绩,金蒲锡嘉名。

耿光洞寥廓,不借日月明。

故栖黄埃裹,绝想空复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开府李公挽章(其一)

报国封章数,论交意气真。

先朝贵公子,当代老成人。

月动融尊酒,花催郑驿宾。

谁知古原上,马鬣一朝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