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邳州

中原行几日,今日才见山。

问山在何处,云在徐邳间。

邳州山,徐州水,项籍不还韩信死。

龙争虎斗不肯止,烟草漫漫青万里。

古来刘季号英雄,樊崇至今已千岁。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在中原走了多日,今天才见到山的踪影。
我询问山在哪里,它隐藏在徐邳的云雾之间。
邳州的山,徐州的水,项羽未能回返,韩信已经去世。
昔日的龙争虎斗仍未停息,烟雾弥漫,青翠的大地绵延万里。
自古以来,刘季被称为英雄,而樊崇的名字至今已流传千年。

注释

中原:古代指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带。
徐邳:古地名,今江苏邳州一带。
项籍:即项羽,西楚霸王。
韩信:汉初名将,曾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龙争虎斗:形容激烈的斗争或竞争。
刘季:刘邦的字,汉高祖。
樊崇: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名为《望邳州》。诗中通过对山川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历史的反思。

“中原行几日,今日才见山。”开篇即以旅途中的亲身感受开始,经过数日的跋涉,终于在今天得见山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发现,更蕴含着诗人对于家国山河的渴望与寻觅。

“问山在何处,云在徐邳间。”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山脉位置的好奇和探求。同时,“云在徐邳间”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隐含着诗人心中所寻之地未必是实体山脉,而可能是精神寄托的所在。

“邳州山,徐州水,项籍不还韩信死。”这里提及历史人物项羽和韩信。项羽虽曾强大,但最终失败而亡;韩信则被怀疑而死。这两位英雄的结局,引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悲剧命运的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忠诚与英勇精神的怀念。

“龙争虎斗不肯止,烟草漫漫青万里。”这一句则是用来形容天下纷争、战乱不断的现实。龙争虎斗,比喻着强者之间的激烈冲突;而烟草漫漫,则描绘出一片混沌与苍茫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悲观。

“古来刘季号英雄,樊崇至今已千岁。”这两句则是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进行称颂。刘邦(即汉高祖),以平民起义最终成就帝业,被后世尊为英雄;而樊崇,即樊哙,西汉初年功臣,其忠诚与勇敢精神被后人传颂至今。

综观全诗,文天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英雄主义和个人忠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梅(其一)

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风红更黄。

若为司花示薄罚,到底不能磨灭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梅州第六十六

楼角凌风迥,孤城隐雾深。

万事随转烛,秋光近青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淮安军

楚州城门外,白杨吹悲风。

累累死人冢,死向锋镝中。

岂无匹妇冤,定无万夫雄。

中原在其北,登城望何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淮西帅第二十五

借问大将谁,战骨当速朽。

逆节同所归,水花笑白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