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昌沈大尹(其一)

杖屦归田日,山林养病时。

缶无陶令粟,笈有杜陵诗。

蒲柳身空老,松筠性不移。

何由重会面,相与话襟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寄南昌沈大尹(其一)》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借自然和文学慰藉病痛的生活情景。首句“杖屦归田日”展现了诗人拄杖漫步归乡的日子,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暂时告别。次句“山林养病时”则点明了他选择山林作为疗养身体、修养心灵之地。

“缶无陶令粟”引用了东晋陶渊明的典故,暗示自己虽无丰裕的物质生活,但精神世界丰富,有如陶渊明般的清贫而自足。接下来,“笈有杜陵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诗歌的喜爱,通过阅读诗书来寻求精神寄托。

“蒲柳身空老”运用比喻,以蒲柳易老的形象感叹岁月匆匆,自己的身体日渐衰老。然而,“松筠性不移”又展现出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如同松竹般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其品性始终如一。

最后两句“何由重会面,相与话襟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沈大尹的深深思念,希望能有机会再次相见,共叙友情,分享彼此的心境和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寄南昌沈大尹(其二)

终日惟枯坐,衡门掩薜萝。

自缘知己少,谩道识人多。

往事心徒赤,浮生鬓已皤。

久思餐杞菊,作赋续东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寄南昌沈大尹(其三)

昔出别乡亲,今还少四邻。

天留双眼在,人笑一身贫。

勇退惭先哲,相知感故人。

平生坚白意,未肯涅缁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终慕堂(其一)

旧隐金鳌下,榕蕉间橘林。

他乡频引睇,先垄镇萦心。

世泽溪流远,哀情海水深。

楹间悬钜榜,一顾一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终慕堂(其二)

自怜成永感,那得再晨昏。

挂壁遗容在,纫衣密线存。

秋霜心易怆,春雨恨难论。

一脉书香远,相传子又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