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张穆所作,名为《惠城逢曹子介能始先生季子也感其艰难出死诗以赠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老友曹子介能始先生及其家族遭遇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昔曾为客大梁门”,诗人回忆起过去与曹子介能始先生在大梁门相会的情景,暗示了两人深厚的友谊。接着,“老去怀恩梦里言”一句,表达了随着岁月流逝,对老友的怀念只能寄托于梦境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门下苦怜存赵武,天涯今忍见王孙。”这里运用了历史典故,将曹子介能始先生比作赵武,表达了对他在困境中的坚韧与坚持的敬佩;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社会环境的不满与无奈。“天涯今忍见王孙”一句,既是对现实的感叹,也是对未来的忧虑。
“共逢落叶当秋路,莫认荒台是故园。”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老友重逢时的场景,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秋路则暗示了人生的艰难旅程。诗人提醒自己不要错认过去的家园,寓意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欲扣存亡不能语,满江烟雨咽黄昏。”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老友的困境,他想倾诉却无从开口,只能默默承受。满江的烟雨与昏黄的天色,营造了一种沉重而悲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老友命运的关切与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老友遭遇的深切同情与感慨,以及对友情、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