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柬曾小轩谢冯笔蜡纸之贶

束缚山中豪,寸管入时操。

几微见锋锐,可敌古铅刀。

江人有妙悟,匪直取价高。

坡公诧葛吴,蔡澡朱所褒。

迩来浙西冯,声实相朋曹。

小技足名世,屠龙宁自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吴澄所作,名为《代柬曾小轩谢冯笔蜡纸之贶》。吴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文具的赞美与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才华与名声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束缚山中豪”,形象地描绘出文人墨客在山林间挥毫泼墨的情景,仿佛他们如同山中的豪杰,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接着,“寸管入时操”则点明了笔作为创作工具的重要性,它虽小却能引领潮流,展现作者的锋芒与锐气。

“几微见锋锐,可敌古铅刀”一句,将笔比作锋利的刀刃,即使细微之处也能展现出其锐利与力量,甚至可以媲美古代的铅刀,强调了笔在创作中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

“江人有妙悟,匪直取价高”则指出,真正的艺术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更在于创作者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接下来,“坡公诧葛吴,蔡澡朱所褒”引用历史典故,通过赞扬苏轼、葛洪、吴澄、蔡襄、朱熹等历史上的文化名人,进一步强调了才华与名声的重要性。

最后,“迩来浙西冯,声实相朋曹。小技足名世,屠龙宁自劳”表达了对近来浙西冯氏所赠笔蜡纸的高度评价。这里不仅赞赏了冯氏文具的品质,也暗含了对技艺与名声之间关系的思考:即便是小小的技艺,只要精妙绝伦,也能名满天下;而那些看似宏大的追求,如“屠龙”,如果过于劳心劳力而忽视了实际效果,或许反而不如专注于自身技艺的提升更为重要。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象征的手法,既赞美了文具的价值,也探讨了才华、名声与实际成就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收录诗词(99)

吴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字伯清。[1-2]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 字:幼清
  • 籍贯: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
  • 生卒年: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刘远笔

老㕙力能举玉杵,文阵挽强犹百钧。

惜哉变化太狡狯,向也褐衣金虎文。

宣城诸葛寂无闻,前后两刘新策勋。

谢郎神锋恨太隽,虽然岂不超人群。

三钱鸡毛吐古坟,尖奴定能张吾军。

何时酌我百壶酒,为汝醉草垂天云。

形式: 古风

铁笔行为王元诚作

王郎宋代中书孙,铸铁为笔书坚珉。

画沙每笑唐长史,拔毫未数秦将军。

高堂落笔神鬼怒,九万鸾笺碎如雾。

铅泪霏霏洒露盘,金声铮铮入秋树。

鸟迹微茫科斗变,柳薤凋伤悲籀篆。

鼓文已裂岐阳石,漆灯空照山阴茧。

王郎笔艺精莫传,几度索我东归篇。

毛锥不如铁锥利,吾方老钝君加鞭。

矢尔铁心磨铁砚,淬锋要比婆留箭。

太平天子封功臣,脱囊去写黄金券。

形式: 古风

秋日李氏东堂同长蘅观曝图画张伯夜贻画笔柬谢

秋云杲杲天景澄,高堂与客翻湘藤。

潇湘水阔愁嘉陵,江花有情遥沾膺。

閒门此时无人应,紫毫一束烦高朋。

鸡距脱手新锋棱,未忍用点屏间蝇。

青松短檠临层冰,颠崖老树云门僧,貌君布袜予行縢。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羊毫笔

毛颖年深老不能,中书模画叹难胜。

管城忽现左元放,草泽不容严子陵。

壁上榴皮功可述,门前竹叶事无凭。

刚柔何必吹毛问,耐久真堪作友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