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

尝闻天女贵,家即帝宫连。

亭插宜春果,山冲太液泉。

桥低乌鹊夜,台起凤皇年。

故事犹如此,新图更可怜。

紫岩妆阁透,青嶂妓楼悬。

峰夺香炉巧,池偷明镜圆。

梅花寒待雪,桂叶晚留烟。

兴尽方投辖,金声还复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曾经听说天上仙女尊贵无比,她的家就紧邻着帝王宫殿。
亭子里插满了春天的水果,山脚下流淌着太液池的泉水。
夜晚,鹊鸟低飞过桥,凤凰台在每年的庆典中矗立。
这样的传说依然流传,新的图景更是令人怜爱。
紫色山岩映衬着妆阁透明,青翠山峰上妓楼如画悬挂。
山峰巧妙模仿香炉形状,池塘仿佛偷来明镜的圆满。
梅花在寒夜里等待雪花,桂叶在傍晚间留恋烟雾。
直到兴致尽了才放下车辖,金质的乐器声再次回荡。

注释

天女:仙女。
帝宫:帝王宫殿。
宜春果:春天的水果。
太液泉: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湖泊。
乌鹊:喜鹊。
凤皇年:象征吉祥的年份。
新图:新的景象。
可怜:可爱。
妆阁:女子的居所。
妓楼:古代供娱乐的楼阁。
香炉:古代祭祀时的器具。
明镜:明亮的镜子。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
雪:雪花。
兴尽:玩乐结束。
投辖:停车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帝王宫苑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人工建筑的描写,展现了安乐公主山池的壮丽与宁静。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华丽,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造诣。

“尝闻天女贵,家即帝宫连。”开篇便揭示了安乐公主山池的尊贵地位,其居所紧邻皇宫,彰显其非凡的地位。

“亭插宜春果,山冲太液泉。”这里通过对亭台与山泉的描写,表现出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和谐共存。春日之果、山间清泉,都让人感到生机勃勃。

“桥低乌鹊夜,台起凤皇年。”此句描绘了夜晚桥头乌鹊栖息的情景,以及高台上凤凰祥瑞的象征,透露出一丝神秘与威严。

“故事犹如此,新图更可怜。”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新的绘画艺术。

“紫岩妆阁透,青嶂妓楼悬。”这里使用了鲜明的色彩和建筑形态来描写山岩与楼阁之间的对比,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峰夺香炉巧,池偷明镜圆。”诗人细腻地刻画了山间峰峦之美,以及池中倒映的清晰景致,既是自然之美也是工艺之巧。

“梅花寒待雪,桂叶晚留烟。”通过梅花与桂叶的比喻,表达了一种期待与留恋的情感,诗人似乎在等待某种季节或情感的到来,同时也在珍惜眼前的美好。

“兴尽方投辖,金声还复传。”结尾处,以“兴尽”表达了对景致的满足与结束,而“金声还复传”则是对音乐美感的追求,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永恒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既华丽又宁静的世界,是一幅以安乐公主山池为背景的生动画卷。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

南省推丹地,东曹拜琐闱。

惠移双管笔,恩降五时衣。

出入宜真选,遭逢每滥飞。

器惭公理拙,才谢子云微。

案牍遗常礼,朋僚隔等威。

上台行揖让,中禁动光辉。

旭日千门起,初春八舍归。

赠兰闻宿昔,谈树隐芳菲。

何幸盐梅处,唯忧对问机。

省躬知任重,宁止冒荣非。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过蜀龙门

龙门非禹凿,诡怪乃天功。

西南出巴峡,不与众山同。

长窦亘五里,宛转复嵌空。

伏湍喣潜石,瀑水生轮风。

流水无昼夜,喷薄龙门中。

潭河势不测,藻葩垂彩虹。

我行当季月,烟景共舂融。

江关勤亦甚,巘崿意难穷。

势将息机事,炼药此山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

汉王建都邑,渭水对青门。

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

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

全盛今何在,英雄难重论。

故基仍岳立,遗堞尚云屯。

当极土功壮,安知人力烦。

天游戒东首,怀昔驻龙轩。

何必金汤固,无如道德藩。

微臣谅多幸,参乘偶殊恩。

预此陈古事,敢奏兴亡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李员外秦援宅观妓

盈盈粉署郎,五日宴春光。

选客虚前馆,徵声遍后堂。

玉钗翠羽饰,罗袖郁金香。

拂黛随时广,挑鬟出意长。

啭歌遥合态,度舞暗成行。

巧落梅庭里,斜光映晓妆。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