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子学春秋发愤不辍书以勉之

春雨昼连夜,春江冷欲冰。

清愁殊浩荡,莫景剧飞腾。

身是归休客,心如入定僧。

西园曾到不,要学仲舒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春雨连绵不断昼夜下,春江水冷得仿佛要结冰。
心中的忧愁深沉广阔,无法形容其汹涌澎湃。
我身为已经退休的人,心境却像入定的僧侣。
是否曾去西园游览过,我也想拥有如董仲舒般的才学。

注释

春雨:连续不断的春雨。
昼连夜:昼夜不停。
春江:春天的江河。
冷欲冰:冷得快要结冰。
清愁:深深的忧愁。
浩荡:广大无边。
莫景:无法形容的情景。
剧飞腾:汹涌澎湃。
归休客:退休之人。
入定僧:静心修行的僧人。
西园:某个园林或景点。
仲舒:董仲舒,汉代学者,以博学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连绵不断的小雨,使得江面仿佛结了一层薄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沉的氛围。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比作浩荡的清愁,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激昂。他自称为已经归隐之人,心境却如同入定的僧侣般平静,暗示着内心的坚韧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诗人提到“西园曾到不”,可能是指曾经游历过的某个地方,可能是寓言或暗指某位历史人物,如汉代学者董仲舒,他曾专心致志于学问,此处用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学习春秋,坚持不懈,效仿董仲舒的刻苦精神。整首诗寓教于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刻画,寄寓了对后代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傅岩叟见和用韵答之

万里鱼龙会有时,壮怀歌罢涕交颐。

一毛未许杨朱拔,三战空怀鲍叔知。

明月夜光多白眼,高山流水自朱丝。

尘埃野马知多少,拟倩撩天鼻孔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御赐阁额二首(其二)

功掩萧何第,名超崔氏堂。

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苍。

金碧飞翚外,鸾虬结绮傍。

落成纷贺燕,弱羽得高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答余叔良和韵

东舍延朝爽,西林媚夕曛。

有生同扰扰,何路出纷纷。

暖日鹓鸾伴,空山鸟兽群。

本来同一致,休笑众人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感怀示儿辈

安乐常思病苦时,静观山下有雷颐。

十千一斗酒无分,六十三年事自知。

错处真成九州铁,乐时能得几絇丝。

新春老去惟梅在,一任狂风日夜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