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归田园居六首(其二)

枥马贪栈豆,至死困羁鞅。

涸鱼纵老湫,岂复有还想。

物性限通塞,哲人矢长往。

逍遥漆园吏,简洁彭泽长。

天全不求凿,性褊聊自广。

脱略世教外,报我以卤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与态度。前两句“枥马贪栈豆,至死困羁鞅”以马为喻,表现了束缚于现实、追求物质满足却终其一生无法摆脱束缚的无奈与悲哀。马儿贪恋着栈豆(马料),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仍被缰绳所束缚,无法自由。

紧接着,“涸鱼纵老湫,岂复有还想”则以鱼为喻,形象地展现了在干涸的池塘中,即使鱼儿年老力衰,也无法再有回归大海的愿望,暗示了命运的局限与不可逆转。这两句通过动物的境遇,反映了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无力与宿命感。

接下来的“物性限通塞,哲人矢长往”,转而探讨了事物本性的限制与通达,以及智者对命运的超越。这里的“哲人”指的是能够洞察事物本质、超越世俗束缚的人,他们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与真理,不受通塞之限。

“逍遥漆园吏,简洁彭泽长”引用了庄子和陶渊明的典故,前者是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后者则是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朴、自然生活方式的推崇。

“天全不求凿,性褊聊自广”进一步阐述了顺应天性、不强求、不拘泥于世俗规则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天全”指顺应自然、天性,而“性褊”则指性格狭隘或拘谨,通过“聊自广”表达了通过自我调整与扩展,达到心灵的宽广与自由。

最后,“脱略世教外,报我以卤莽”则强调了超越传统教条、世俗规范的重要性,以一种更为直接、粗犷的方式表达自我,寻求内心的真正释放与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生命状态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展现了对自由、自然、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性、命运、理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归田园居六首(其三)

菊潭有甘泉,饮者寿古稀。

华阳有真境,游者憺忘归。

安得乘飞轮,灵风卷行衣。

选丽尽所惬,研神永无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和归田园居六首(其四)

村氓不解事,妄意城市娱。

岂知金闺彦,亦复怀村墟。

超遥至人心,适我成安居。

视世等尘露,视身同橛株。

乐是蓬蒿间,中心常晏如。

东邻牙筹多,西邻木石馀。

雅俗更相诮,至竟皆空虚。

尔有倘非有,吾无岂真无。

形式: 古风

和归田园居六首(其五)

天道夷且简,人情险而曲。

乘云招松乔,高屋翘吾足。

柴桑有深意,会者唯玉局。

酣歌岂足恃,日月如转烛。

冥灵忘春秋,朝菌限昏旭。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和归田园居六首(其六)

吴山如好女,姿态浮绮陌。

往买二顷田,饮河心易适。

梅开玉雪眩,枫落雾雨夕。

五湖白浩浩,揽取入檐隙。

花鸟吾友于,文赋尔仆役。

野老课耕牧,家人勤纺绩。

此意信悠哉,梦游果何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