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别世弼

王郎婚友平生期,学问文章过吾党。

一见悬知白璧奇,三年未负青云赏。

苏秦六印自多金,陶朱再相宜藏镪。

贫贱相知乃为贵,功名所在何须枉。

邺王城下倒清樽,子云书中羃蛛网。

樽前惜别语万千,门外催发人三两。

自从相见开青眼,无处会面如天上。

倾壶倒榼驻车马,岂但呼灯照罂瓬。

平生相从忘岁月,手足割裂诚迷惘。

譬如旁人看疥癞,未易能去肤发痒。

但愿自思恩爱閒,勿以眼前剧愁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翻译

王郎与朋友婚事一生所期,学问文章超过我们的群体。
初次见面就深知他像白璧一样珍贵,三年来从未辜负高官厚禄的期望。
苏秦拥有六枚印玺财富自是丰厚,陶朱公再次出仕适合藏财宝。
贫穷时的知己更为珍贵,功名富贵何必曲意逢迎。
在邺王城下倒满酒杯,子云的书卷上积满了尘网。
酒杯前的惜别话语千千万,门外有人急切地催促出发。
自从那次相见后,再见如同登天般难寻。
举杯对酌停下车马,岂止是借灯火照亮酒壶和酒杯。
一生相伴,忘记时间流逝,亲朋离散让我困惑。
就像旁观者看皮肤病,难以体会病痛的瘙痒。
只愿自己常思恩爱的美好,不要让眼前的忧虑占据心头。

注释

王郎:指王姓的朋友。
婚友:婚事的朋友。
过吾党:超过我们这一群人。
白璧奇:比喻极其珍贵的人才。
青云赏:高官厚禄。
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
六印:六枚官印。
陶朱:即范蠡,富商。
藏镪:藏匿钱财。
贫贱相知:贫困时的知己。
枉:徒然,枉费。
邺王城:古代地名。
子云:扬雄,汉代学者。
羃蛛网:积尘如网。
门外:门外之人。
催发:催促出发。
开青眼:看重,欣赏。
天上:形容难得相见。
倾壶倒榼:尽饮。
驻车马:停车饮酒。
罂瓬:古代盛酒器。
手足割裂:形容亲朋分离。
迷惘:困惑。
疥癞:皮肤病。
肤发痒:皮肤瘙痒。
恩爱閒:美好的恩爱时光。
剧愁:深重的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酌别世弼》,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王郎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首联“王郎婚友平生期,学问文章过吾党”描绘了王郎不仅与诗人关系亲密,且学问文章超越同辈。颔联“一见悬知白璧奇,三年未负青云赏”赞美王郎的才识如同稀世珍宝,三年来一直受到应有的赏识。

颈联“苏秦六印自多金,陶朱再相宜藏镪”借苏秦身佩六印和陶朱公富甲一方的典故,形容王郎既有才能又有财富。接着,“贫贱相知乃为贵,功名所在何须枉”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即使在贫贱中也能体现其价值,不必为了功名而违背初衷。

尾联至最后,诗人通过宴饮、惜别场景,表达了深深的不舍和期待重逢的愿望。“自从相见开青眼,无处会面如天上”写出了相见的不易和珍贵,以及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倾壶倒榼驻车马,岂但呼灯照罂瓬”描述了酒席上的热烈气氛,不只限于简单的照明,更显深情厚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敬重和深厚的友谊,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际遇和价值观的思考。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钱忠懿王画像赞

文武忠懿,堂堂如春。中有樗里,不以示人。

雷行八区,震惊听闻。提十五州,共为帝民。

送君者自崖而反,以安乐其子孙。

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眇大物而成仁。

形式:

铁罗汉颂

人言怖魔像,非金亦非铁。

若作世金铁,开士亦不现。

禅坐应念往,一钵千家供。

顺佛遗敕故,不宣示神通。

有为中无为,火聚开莲花。

无为中有为,甘露破诸热。

魔子目怖畏,我无怖畏想。

或欲坯镕之,为己富贵梯。

赖世主慈观,虎兕失爪角。

或得野狐书,有字不可读。

狐涎著其心,字义皆炳然。

却来观六经,全是颠倒想。

今世青云士,慎莫作此解。

形式: 古风

陪师厚游百花洲槃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石事因读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十诗(其五)

伤心祠下亭,在时公燕处。

临水不相猜,江鸥会人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陪师厚游百花洲槃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石事因读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十诗(其八)

在昔实方枘,成功见圆机。

九原尚友心,白首要同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