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

众星夜出如张罗,更深月黑天无河。

梧桐无声竹森立,毒雾著体心烦苛。

吾吴自昔称泽国,襟带江海中盘涡。

时当朱明司夏政,绿杨匝地清风过。

晚凉理榜入浦溆,凫雁飞起穿菱荷。

朅来炎官执柄令,赫赫火伞高嵯峨。

蝮蛇雄虺醢人骨,磨牙螫尾馀么䯢。

虾蟆蛙黾固同类,洒灰不禁其如何。

日轮当午照下土,操鞭弭节非羲和。

雷师无权阿香死,造化谁为司天戈。

旧时灵雨不复作,坐见举国来奔波。

吾闻尧时十日出,草木焦卷同蓬科。

弯弓射乌堕羽翼,此事荒远疑传讹。

天心仁爱古所著,茅茨土簋知无佗。

方今泰阶四时序,阳侯何事收滂沱。

中田无云日杲杲,春可无麦秋无禾。

珠帘冰簟正愁绝,何况贱子婴沉疴。

安得白雨洒秋令,《击壤》一和陶唐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此诗《苦热》,出自清代诗人徐夔之手。诗中描绘了夏日酷热难耐的情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展现了作者对炎热天气的深切感受。

首句“众星夜出如张罗”,以夜空中的星星比喻密集的网,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星空的繁密。接着,“更深月黑天无河”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深沉与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夜幕笼罩,一片漆黑,没有了往日的河流。

“梧桐无声竹森立,毒雾著体心烦苛”两句,通过梧桐与竹林的静默,以及毒雾的侵袭,表现了环境的压抑与人的不适。随后,“吾吴自昔称泽国,襟带江海中盘涡”则点明了作者所在之地的地理特征,江南水乡的湿润与广阔。

“时当朱明司夏政,绿杨匝地清风过”描述了夏季特有的景象,绿树环绕,微风轻拂,虽有清凉之意,但炎热的气息依然难以消散。“晚凉理榜入浦溆,凫雁飞起穿菱荷”则描绘了傍晚时分,乘船进入水边,凫雁在菱荷间飞翔的场景,虽有几分凉意,却也难解夏日的酷热。

接下来,“朅来炎官执柄令,赫赫火伞高嵯峨”直接点明了夏日的炎热,如同火伞般高悬,令人感到炙烤。“蝮蛇雄虺醢人骨,磨牙螫尾馀么䯢”更是以毒蛇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炎热带来的痛苦与危险。

“虾蟆蛙黾固同类,洒灰不禁其如何”则将注意力转向了其他生物,通过对比,强调了炎热天气对所有生物的影响。“日轮当午照下土,操鞭弭节非羲和”再次强调了太阳的威力,而羲和作为神话中的太阳神,此处暗含了对无法控制炎热的无奈。

“雷师无权阿香死,造化谁为司天戈”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无法改变炎热现状的感慨。“旧时灵雨不复作,坐见举国来奔波”则指出过去雨水充沛的景象不再,整个国家都在为炎热而奔波。

最后,“吾闻尧时十日出,草木焦卷同蓬科”引用古代传说,表达了对过去凉爽气候的怀念。“弯弓射乌堕羽翼,此事荒远疑传讹”则通过射日的传说,表达了对解决炎热问题的渴望。“天心仁爱古所著,茅茨土簋知无佗”强调了上天的仁慈与人间生活的简朴。“方今泰阶四时序,阳侯何事收滂沱”表达了对当前季节混乱的不满。“中田无云日杲杲,春可无麦秋无禾”则描绘了干旱的景象,预示着农作物可能歉收。“珠帘冰簟正愁绝,何况贱子婴沉疴”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恐惧与自身疾病的担忧。“安得白雨洒秋令,《击壤》一和陶唐歌”则是对凉爽天气的向往与对古代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描写与生活细节,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夏日酷热的强烈感受,以及对凉爽气候的渴望与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

徐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秦丞相李斯邹峄山碑

鱼膏灯灭银雁飞,荒陵火入化宝衣。

辒辌骨臭已千载,何况金石埋烟霏。

峄山之碑野火燎,枣木传刻形摹肥。

谁为伐石矗立此,大书深刻高巍巍。

细观似同骑省本,相斯刀笔存依稀。

我来下马坐其侧,以指画肚穷是非。

蛟鼍斫断口难读,无异石鼓驱騑騑。

论庭清寂了无事,二三老吏闲倚扉。

见我口诵窃相语,授以纸笔立周围。

为书一通导之读,得所未见惊且欷。

当年祖龙踞周鼎,剪除六国如驱豨。

井田封建荡灭尽,铲削仁义为不禨。

相斯佐之更新法,盭深督责唯刑威。

东行郡县上邹峄,镌劖崖石昭日晖。

丞相臣斯臣去疾,咸昧死请无从违。

其辞直欲迈三五,谗谄面谀紫乱绯。呜呼!

夏殷周礼至此极,千古覆辙堪悲譩。

方今庙堂慎旌别,登崇俊良绝脂韦。

淫朋比德岂宜有,盍不去此玷翠微。

请刻《豳风》之《七月》,使彼长吏朝夕知民依。

形式: 古风

闻笛有忆

江月光盈江水深,江干忽听老龙吟。

谁将清夜桓伊笛,吹入山阳向秀心。

回乐峰头胡地管,洞庭波上楚人砧。

天涯一种秋声急,雪满江南孤客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大云庵访子美旧址

白石岩扉挂薜萝,法云深处郁嵯峨。

春风乔木鸟初下,夜月空庭人自过。

宾客纵能齐摈斥,文章终不废江河。

鹭鸳飞上石枰去,犹听沧浪水上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秦淮杂诗

半山堂屋草萋迷,介甫声华认旧蹊。

欲纪元丰天子圣,天津桥上杜鹃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