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有感(其三)

生当磨蠍可如何,命似燖鸡熬未过。

目断南天惟梦绕,书陈北阙被人跎。

廉名自许身先辱,雠事无端累已波。

独喜君心昭雪得,累臣泪尽望恩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狱中有感(其三)》由明代诗人陈是集所作,表达了作者在狱中深切的感慨与对命运不公的强烈控诉。

首联“生当磨蝎可如何,命似烹鸡熬未过。”以“磨蝎”和“烹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身处逆境、命运坎坷的境遇。磨蝎星在中国古代占星术中象征着艰难困苦,而烹鸡则暗示了被逼迫、煎熬的状态,两者结合,凸显了诗人面对命运不公时的无奈与挣扎。

颔联“目断南天惟梦绕,书陈北阙被人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望着南方的天空,心中只有梦想在萦绕,而北方的朝廷却被他人掌控,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被搁置一旁,无法实现。这里通过空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以及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颈联“廉名自许身先辱,雠事无端累已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他自认为坚守廉洁之名,却先遭侮辱;原本无端的仇怨之事,却连累了自己,使得原本平静的生活波澜起伏。这一联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遭遇的不公,也暗含了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批判。

尾联“独喜君心昭雪得,累臣泪尽望恩多。”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洗清冤屈的期待与渴望。在经历了种种苦难之后,他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希望有一天能有人为他昭雪,给予他应有的公正与恩惠。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期盼,也是对正义的呼唤。

整体来看,这首诗深刻地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命运不公的愤怒与不甘,也有对自由与公正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15)

陈是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月廿日送黄二一乡丈先出都门兼寄南中知己

行行无计绾征轺,一片归心任寂寥。

捣梦乡关和夜永,填胸悲愤向谁销。

桥门人去天仍宠,坐底香留韵自超。

若到江南何所寄,孤臣今日暂恩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别卢寄园戍南宁

薄宦萧疏只下帏,仇吾何意使人欷。

忍兹涊辱寻生果,笑彼空华涌妒机。

侠到难中肠倍热,身当别路马须肥。

山魈木客倘相访,仗酒雄吟莫泪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有以王瓜护烛者名为瓜烛赋之

谁能火宅具冰容,禅续风灯自不穷。

忽见丛条连蔓摘,复依莲焰吐花茸。

果于慧照求生种,膏莫煎残觅护从。

愿得君心如此烛,光明匣里露华浓。

形式: 七言律诗

和孙硕肤病中对菊

独喜东篱不世情,霏黄绽紫亦分明。

病容未肯因卿瘦,诗思遄飞仗若轻。

蕊隐月华随赏客,香闻天际惹鸣莺。

雪霜何物能侵尔,烛浪先生细数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