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寄外叠前韵

帆影沉云浦,倚妆楼、几回凝望,邮程愁数。

欲织锦机传远思,万转千回心路。

待寄与、湘波又阻。却为垂杨偏碍目。

致锦鳞、屡被秋潮误。心抑郁,几曾诉。

岁华荏苒行将暮。听霜天、乌啼午夜,玉徽慵抚。

无限伤心无限恨,赢得断魂迷雾。

只冷对、幽窗灯火。故里梅花君念否。

受霜欺、雪压凭谁护。又何处,达离愫。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寄外叠前韵》是清代女诗人屈蕙纕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笔触描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帆影沉云浦”,开篇即以帆影隐没于云雾之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遥远的意境,暗示着主人公与所思念之人的距离之遥。“倚妆楼、几回凝望”,通过主人公倚靠在妆楼上,多次凝视远方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邮程愁数”,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通信不便的无奈和对亲人安危的担忧。

“欲织锦机传远思,万转千回心路”,运用织锦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想要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之情的努力,但思绪万千,情感复杂,难以言表。“待寄与、湘波又阻”,湘水阻隔,寄信无门,更增添了思念的痛苦。“却为垂杨偏碍目”,垂柳遮挡视线,象征着障碍重重,难以直接表达心意。“锦鳞、屡被秋潮误”,鱼传尺素,却屡次被秋潮耽误,暗喻了通信的艰难与不顺。

“心抑郁,几曾诉”,内心的忧郁与苦楚,难以向人倾诉。“岁华荏苒行将暮”,时光流逝,年华老去,更加深了对亲人的思念。“听霜天、乌啼午夜,玉徽慵抚”,深夜霜天,乌鸦啼叫,主人公懒于弹奏琴弦,心情沉重。“无限伤心无限恨,赢得断魂迷雾”,表达了对无法相见的深深遗憾与痛苦。“只冷对、幽窗灯火”,只能对着幽暗的窗户,陪伴着孤独的灯火,独自承受思念的煎熬。“故里梅花君念否。受霜欺、雪压凭谁护”,故乡的梅花是否还在,是否有人能给予保护,寄托了对家乡和亲人的牵挂。“又何处,达离愫”,在何处才能传达这份深情厚意?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痛苦挣扎,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怀念,充满了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40)

屈蕙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寄外三叠前韵

送别仍南浦。黯消魂、春波渺渺,飞花无数。

绿遍天涯芳草色,迷却来时旧路。

空凝睇、关河修阻。云水千重山万叠。

便模糊、梦影寻还误。情脉脉,敢轻诉。

药阑红瘦春光暮。倚东风、玉杯谁赏,绮琴谁抚。

闲煞窗前青玉案,静掩碧纱如雾。

重爇取、博山炉火。密绪缠绵缄尺楮。

押银泥、小印重重护。拈旧韵,写幽愫。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菩萨蛮.怀李楚娟如妹

春风记执纤纤手。窗前共酌盈盈酒。

旧事怕思量,愁情和梦长。海棠花上月。

偏照人离别。含思独徘徊。鞋痕遍绿苔。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春日偶成

梨花吹雪春寒浅。秋千影散闲庭院。忽忽又清明。

东风几日晴。画帘垂细雨。脉脉添愁绪。

燕子不归来。重门掩绿苔。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早秋偶成

绿槐雨过闲庭静。模糊淡月迷花影。脉脉望银河。

秋含幽思多。炉香风袅袅。漏断人声悄。

倚遍玉阑干。风生罗袖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