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赠别陈佥事约之

已甘踪迹滞丘樊,暂逐行麾思欲翻。

才薄最宜明主弃,身贫独感故交存。

苍苔掩径谁相过,芳草怀人未敢言。

知君王事方鞅掌,不记于陵长灌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唐顺之所作,《家居赠别陈佥事约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感慨。

首联“已甘踪迹滞丘樊,暂逐行麾思欲翻。”描绘了诗人甘愿留在简陋的居所,虽偶随官府出行,内心却渴望回归宁静的生活。这里运用了“丘樊”这一意象,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颔联“才薄最宜明主弃,身贫独感故交存。”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的才能和生活状况的自省。他深知自己才能平庸,不被明君赏识,但正是这种境遇使他更加珍视友情,感受到老朋友在困境中的陪伴与支持。

颈联“苍苔掩径谁相过,芳草怀人未敢言。”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苍苔覆盖的小路,无人问津,只有心中怀念的人,却不敢轻易表达出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深情。

尾联“知君王事方鞅掌,不记于陵长灌园。”点明了友人繁忙的政务,暗示了诗人对友人忙碌生活的理解与关怀。同时,以“不记于陵长灌园”暗喻友人即使再忙,也不会忘记像诗人这样曾经的朋友,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临清十五夜柬陈太史约之

行人向月占消息,一望云端百感并。

南去关山犹未半,东升蟾兔已先盈。

乘槎且傍鱼龙宿,绕树那堪鸟鹊惊。

忆与仙郎当此夜,几回联佩侍承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陈佥事约之生日

青春绣服俨神仙,早岁为郎霄汉边。

问齿方知散骑后,论才已是洛阳前。

官迁柏府多推望,经绝韦编不待年。

衰病无能真自弃,慢将犬马愧君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崔镇道中晚望怀陈约之

郊原极目思依依,楚木连天楚树微。

远浦潮生人独往,寒林风静鸟双归。

泥涂自觉朋游好,日月偏催旅鬓稀。

念尔同为南窜客,烟波何事更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赠别义兴林尹迁官

移家本为采山薇,茂宰风流更可依。

满径蓬蒿频问讯,开尊竹石几忘归。

高才岂得淹黄绶,野性惟甘卧薜衣。

今日河梁送君后,柴关车马又应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