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赠冯禹拜纳姬

榴花著色染罗裙。步香尘。净无痕。

一片金溪、馆里晓行云。

嫩粉轻黄刚二八,燕玉暖,最青春。

玉堂风月定消魂。是何人。小冯君。

索米多时、饥朔隐金门。

从此诙谐能割炙,归遗语,绿窗闻。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鉴赏

这首《江城子·赠冯禹拜纳姬》由清代诗人黄之隽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情感故事。诗中通过“榴花”、“罗裙”、“香尘”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展现了主人公与冯禹之间的深情厚谊。

“榴花著色染罗裙”,开篇即以鲜艳的榴花比喻女子的服饰,暗示了女子的美丽与娇艳。接着,“步香尘,净无痕”,描绘女子行走时留下淡淡的香气,又不留下任何痕迹,既表现了女子的轻盈与优雅,也暗含了她对爱情的小心呵护和对未来的憧憬。

“一片金溪、馆里晓行云”,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神秘与飘逸,仿佛她如同清晨溪边的云朵,既真实又稍纵即逝,充满了梦幻色彩。接下来的“嫩粉轻黄刚二八,燕玉暖,最青春”,则直接赞美了女子正值青春年华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玉堂风月定消魂,是何人。小冯君”,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似乎在感叹,这样的美好时光与人物,却只能在梦中相遇,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最后,“索米多时、饥朔隐金门。从此诙谐能割炙,归遗语,绿窗闻”,则通过描述主人公为了追求这段感情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最终可能的离别,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无奈接受。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爱情复杂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厚载门外荷池小憩

白日愁人,红尘困我。叶田田处刚经过。

者边驯鸭浴双雏,者边虚艇横三个。

便想江南,莲舟唱和。鸭儿争脱红裙裹。

不须挨到看花开,未花已遣情无那。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汉宫春.出朝门循玉河而行杨花堆径如雪

如许风光,被软红尘土,埋没多时。

终朝荷囊束带,簪笔彤墀。

柳边花底,问何人、归院曾迷。

浑未见、堆云桥外,隔河小路逶迤。

侥倖敝车羸马,傍垂杨曲水,独放轮蹄。

何来雪花糁径,惹动相思。

韶华背我,愧閒曹、到此才知。

双鬓影、无人厮觑,春风一任相吹。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探芳信.午日重到荷池同邹太史泰和

早朝罢。趁一扇障尘,双鞋替马。

正晓凉天气,平地澹如画。

远风吹聚蓬瀛侣,人影垂杨下。

比前番、燕态全轻,鹭情尤雅。好景渐宜夏。

看萍点钱圆,浪文绫砑。依约江南,倒绿映檐瓦。

无人竞渡空流水,引起思乡话。

向波湾、试觅渔竿共把。

形式: 词牌: 探芳信

隔浦莲.同李太学西闻绕池观荷花酌茗而返

今朝才见洛浦。无限淩波女。

或笑扬红袖,人前立、风中舞。或与明镜语。娇相顾。

或掩罗裙住。悄无侣。方塘窈窕,迷藏犹在深处。

穿梭小艇,恨未著侬摇橹。花里茶烟柳外路。归去。

馀香长殢烟雨。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