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五十四)

塞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

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持瓜思东陵,黄雀诚独羞。

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

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

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阮籍《咏怀》组诗中的第五十四首,阮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著称。在这首诗中,阮籍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以及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

“塞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 开篇即以“塞门”和“海水”为喻,暗示人生的困境和不可逾越的界限。塞门象征着无法突破的束缚或困境,而海水则难以被人类触及或掌控,以此表达出对命运无奈的感叹。

“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朱明”指代光明或希望,但诗人却说“不相见”,意味着希望的缺失。紧接着的“奄昧”和“独无侯”则进一步描绘出孤独无助、无人援手的境地,表达了对孤独与绝望的深刻体验。

“持瓜思东陵,黄雀诚独羞。” 这一句通过“持瓜”和“思东陵”的行为,以及“黄雀诚独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自嘲。东陵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或过去的幸福生活,而黄雀的羞愧则可能是对自己现状的自我反思。

“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 “失势”意味着地位或权力的丧失,而“须臾”则强调这种变化的短暂和不可逆转。诗人选择带上剑,或许是为了表达面对困境时的决绝和抗争,也可能暗含着对生命最后时刻的接受。

“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 “桑林子”可能是指那些像桑树一样坚韧不拔的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悼念,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悲伤情绪。

“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暂时摆脱困境,骑着马在汧渭之间游历的情景。这既是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生活中短暂快乐的捕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阮籍对人生无常、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努力。

收录诗词(98)

阮籍(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 字:嗣宗
  • 籍贯:陈留(今属河南)尉氏
  • 生卒年:210~263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五十六)

若花耀四海,扶桑翳瀛洲。

日月经天涂,明暗不相雠。

穷达自有常,得失又何求。

岂效路上童,携手共遨游。

阴阳有变化,谁云沈不浮。

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洲。

俛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

系累名利场,驽骏同一辀。

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怀(其五十七)

北临乾昧溪,西行游少任。

遥顾望天津,骀荡乐我心。

绮靡存亡门,一游不再寻。

傥遇晨风鸟,飞驾出南林。

漭瀁瑶光中,忽忽肆荒淫。

休息晏清都,超世又谁禁。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咏怀(其五十八)

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

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

幽荒邈悠悠,悽怆怀所怜。

所怜者谁子,明察应自然。

奸宠沈冀州,妖女不得眠。

肆变陵世俗,岂云永厥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咏怀(其五十九)

驱车出门去,意欲远征行。

征行安所如,背弃夸与名。

夸名不在己,但愿适中情。

单帷蔽皎日,高榭隔微声。

谗邪使交疏,浮云令昼冥。

嬿婉同衣裳,一顾倾人城。

从容在一时,繁华不再荣。

晨朝奄复暮,不见所欢形。

黄鸟东南飞,寄言谢友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