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送给友人辛卿幼安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辛卿的才华和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长才自昔恨平时”,赞扬辛卿的出众才能,同时也暗示了他怀才不遇的遗憾,因为平日里未能得到充分施展。接着,“三入修门两鬓丝”描绘了辛卿多次出入官府的经历,岁月匆匆,两鬓已斑白,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瓮下可能长夜饮,花间却学晚唐词”两句,想象辛卿在闲暇时可能在酒瓮下畅饮,或在花丛中研习晚唐诗歌,生活虽然清贫,但精神世界丰富,寄托了诗人对友人雅趣生活的赞赏。
“潸然北顾关河水,简在西清日月迟”写辛卿北望故乡,心中充满思乡之情,同时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即使身在远方,也时刻挂念着国家和责任。“简在西清日月迟”暗指他在朝廷中的重要位置,然而时光却显得缓慢,暗示了辛卿肩负的重任。
最后,“乘雁双凫沧海上,与君从此恐差池”以雁鹅并飞的景象,寓言自己与辛卿将各奔东西,担心未来的生活节奏不再一致,表达了对离别的担忧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又有对友人仕途的关切,以及对离别的淡淡哀愁,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