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鲁山辰州法曹

团栾妻子是谁家,独被饥驱天一涯。

远地岂无人晤语,长才能免世惊嗟。

好于书作千年计,勿为官驱两鬓华。

为问湖南似湖北,逾年吾亦访丹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全家围坐像一个团圆的大家庭,我独自承受饥饿的驱使,漂泊在天涯海角。
身处远方,难道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吗?只有长久的才能,才能避免世人的惊讶和叹息。
应该把读书当作长远的打算,不要为了做官而过早地让双鬓染上白发。
我想问问,湖南的情况是否像湖北一样?过了一年,我也要前去寻找丹砂。

注释

团栾:团圆。
妻子:妻子儿女。
独:独自。
饥驱:饥饿驱使。
天一涯:天涯海角。
远地:远方。
晤语:交谈。
长才:长久的才能。
世惊嗟:世人的惊讶和叹息。
书作千年计:把读书当作长远的打算。
官驱:为官所迫。
两鬓华:双鬓的白发。
湖南似湖北:湖南的情况是否像湖北一样。
逾年:过了一年。
访丹砂:寻找丹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送周鲁山辰州法曹》。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周鲁山离别后的关切和寄语。首句“团栾妻子是谁家”描绘了家庭团聚的画面,暗示友人家境可能不太宽裕;“独被饥驱天一涯”则写出友人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远离家乡去辰州任职,流露出对友人艰辛处境的同情。

“远地岂无人晤语”表达对友人在异地的孤独和期待有人能理解交谈的渴望;“长才能免世惊嗟”则是鼓励友人凭借才学和时间来赢得他人的尊重,不必过于在意世俗的眼光。接下来,“好于书作千年计,勿为官驱两鬓华”劝诫友人要把读书作为长远的打算,不要让仕途过早地磨损了青春。

最后两句“为问湖南似湖北,逾年吾亦访丹砂”,诗人以询问两地情况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心,并预告自己一年后可能会去湖南拜访,寻找修炼丹砂的机会,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家的道德修养和人生理想。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孟延昌归兰溪

典同周命士,律协汉诸郎。

师友今千载,妻孥各一方。

发从何处白,菊有去年黄。

惜别无多语,关雎三断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林叔全秩满归四明

三年绝境兴谁同,鸡叫桑巅犬巷中。

但欲户庭多暇日,不将鞭朴奏肤公。

相期霄汉抟风翮,每见灯花缀玉虫。

此去逢人台阁上,丁宁莫道止斋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范大著文叔知彭州

中书世禄今无几,唐鉴家声世不多。

安得有人贤若此,忽闻去国意如何。

同朝最是头先白,知己还愁语太苛。

尽欲读书三万卷,蓬莱未必似岷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范东叔归帅潼川

楚山黄落洞庭波,背却鸡人问钓蓑。

归思甚于三峡壮,才名空自十年多。

曩游记得青灯在,后会愁如白发何。

我更有怀言不尽,故将短韵代长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