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公墓

定军山下柏蒙茸,旷古精诚在此中。

三尺孤坟犹汉土,一生心事毕秋风。

孙曹未灭成何世,天地无知丧此公。

千载伤情惟杜宇,年年啼血树头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首句“定军山下柏蒙茸”以定军山为背景,点明了诸葛亮墓的位置,同时通过“柏蒙茸”描绘出墓地周围植被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诸葛亮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如同这不息的生灵一般永存。

“旷古精诚在此中”一句直接赞美诸葛亮的忠诚与高尚品质,强调他的精神超越时空,永恒存在。接着,“三尺孤坟犹汉土,一生心事毕秋风”两句,通过描述诸葛亮墓的简朴与周围的自然景色,既表现了诸葛亮生前的淡泊名利,也暗示了他的一生都致力于维护汉室江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孙曹未灭成何世,天地无知丧此公”则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亲眼见证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遗憾,同时也感叹天地间似乎对诸葛亮的去世无动于衷,进一步突出了诸葛亮的影响力和他对于历史进程的重要作用。

最后,“千载伤情惟杜宇,年年啼血树头红”以杜宇(即杜鹃鸟)的哀鸣象征着对诸葛亮逝世的悲痛之情,杜鹃鸟每年春天都会发出凄厉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诸葛亮的故事,年复一年,永不消歇。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以及这种怀念之情跨越千年的恒久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个人魅力和历史地位,也表达了后人对其忠诚、智慧和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1)

魏际瑞(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浪滩

午枕不可竟,醒此惊湍声。

堆雪耀昏夜,殷雷喧夏晴。

譬诸磊落士,所鸣恒不平。

笑彼清泠潭,泯泯含微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吴梅村被征入都四首(其一)

海外黄冠旧有期,难教遗老散清时。

身随杞宋留文献,代阅商周重鼎彝。

满地江湖伤白发,极天兵甲忆乌皮。

重来簪笔承明殿,记得挥毫出每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吴梅村被征入都四首(其二)

幕府征书日夜催,宫开碣石待君来。

归心更度桑乾水,伏枥重登郭隗台。

花萼春回新侍从,风云气隐旧蓬莱。

暮年诗赋江关重,输却城南十里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吴梅村被征入都四首(其三)

一尊雨雪坐冥蒙,人在汪洋千顷中。

老骥犹传空冀北,春鸿那得久江东。

榛苓过眼成虚谷,禾黍关心拜故宫。

我亦吹箫向燕市,从今敢自惜途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