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育王十二题(其八)供奉泉

璘师凿此泉,晨夕奉亲老。

因知达者心,岂尝离孝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璘师挖掘了这眼泉水,早晚侍奉着年迈的双亲。
由此可知,通达之人的心,怎能离开孝顺的原则。

注释

璘师:对某位名叫璘的老师的尊称。
凿:挖掘。
此泉:指代前面提到的泉水。
晨夕:早晚。
奉:侍奉。
亲老:年迈的父母。
因知:因此知道。
达者:通达的人。
岂尝:怎能。
离:离开。
孝道:孝顺的道理或原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和育王十二题(其八)供奉泉》,诗中描绘了一个孝顺之心的场景。"璘师凿此泉,晨夕奉亲老"表达了对祖辈之恩的感念与回报,通过人工开凿的泉水,早晚都能用以供养年迈的父母,这里的“璘师”指的是具有高超技艺的匠人。"因知达者心,岂尝离孝道"则是说因为懂得达观之人的心怀,从而领悟到不论处于何种境遇,都不会离开孝顺父母的美德。

诗中通过对泉水的刻画,以及诗人对“孝道”的表述,展现了中国古代重视家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李觏个人的修养与思想境界,其用意深长,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伦价值的颂扬。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和育王十二题(其十二)重台莲

长疑佛界中,天女来行乐。

为怕山风寒,仙衣尽重著。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和慎使君出城见梅花

化工呈巧异寻常,镂月裁云费刃芒。

莫怪使君曾立马,染衣浑似有天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咏竹

外边虽节目,内里却空虚。

从来汗流浃,只为写经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咏桃

方朔相逢阿母家,别来几度换年华。

春风合是教伊笑,开尽无名草木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