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言得罪为狂疏,若论狂疏罪不无。
亦既自呵还自笑,只缘骨相合崎岖。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真德秀所作的《赠徐碧鉴(其一)》。诗中,诗人以"得罪为狂疏"开篇,表达了对狂放行为的一种看法,认为得罪他人可能是因为个性直率或行为不合常规。然而,诗人并不完全否定这种狂疏,他自嘲又自笑,认为自己的性格特质(骨相)就是如此独特,崎岖不平,这或许正是他的个性使然。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我特性的认同和接纳,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
不详
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冲寒暂行役,遗汝以青毡。
要识夜眠处,当如亲膝前。
凊温供子职,清白保家传。
小令多堪法,毋颛字画妍。
耆年自是国之珍,何间衣冠与隐沦。
华发共成千一岁,清樽相对十三人。
休谈洛社遗风旧,且颂仙游庆事新。
三径未荒宜早退,要将寿栎伴庄椿。
从来守令与斯民,都是同胞一样亲。
岂有脂膏供尔禄,不思痛痒切吾身。
此邦祗似唐时古,我辈当如汉吏循。
今夕湘春一卮酒,直烦散作十分春。
二十年前忝旧游,论交今日始从头。
我如潦尽寒潭水,君似天空明月秋。
夜雨几时重话旧,故山闻早共归休。
临岐赠别无他祝,莫忘邹陈为国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