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和东坡词三首.俨山学士示病中词一阕乃有辟谷寻山之语予广其意而慰答之(其二)

玉署仙翁,缘底事、身病偶须药物。

杜老吟诗因太瘦,却忆寻山面壁。

世事浮云,利名蜗角,去住怜鸿雪。

荆州争夺,空叹昔时豪杰。

只须满引金尊,高弹锦瑟,四座燕歌发。

秉烛观游聊此夕,莫问人间兴灭。

松柏凌寒,桑榆收晚,勋业看黄发。

木天兰省,正要平分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严嵩所作,名为《大江东去和东坡词三首》的第二首,是对苏轼词作的和韵之作。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篇“玉署仙翁”,以“玉署”象征清雅的官署环境,而“仙翁”则暗示了诗人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接着,“缘底事、身病偶须药物”一句,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需要服药的现实,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疾病不可避免的感慨。

“杜老吟诗因太瘦,却忆寻山面壁”这一联,借唐代大诗人杜甫因生活困顿而吟诗自遣,联想到自己在寻找山中静修的念头,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世事浮云,利名蜗角”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世俗功利的不屑与厌倦,将世事比作飘渺的浮云,将名利视为微不足道的蜗角,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荆州争夺,空叹昔时豪杰”则通过历史典故,反思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争斗,最终归于虚无,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只须满引金尊,高弹锦瑟,四座燕歌发”这一联,描绘了一幅宴饮欢聚的场景,诗人希望在酒香、琴声与歌声中忘却烦恼,享受当下,体现了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秉烛观游聊此夕,莫问人间兴灭”一句,表达了诗人愿意在短暂的夜晚尽情游玩,不关心世事的兴衰,体现了对生命有限的深刻理解与对当下快乐的珍惜。

“松柏凌寒,桑榆收晚,勋业看黄发”这一联,以松柏的坚韧不拔、桑榆的晚景之美,以及黄发(老年人)的智慧与经验,象征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赞美,以及对晚年生活充满期待的态度。

“木天兰省,正要平分风月”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木天(即天空)之下,与兰省(兰花丛生之地)为伴,共享自然界的美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生活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105)

严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江东去和东坡词三首(其三)少宗伯孙先生和东坡词见赠依韵奉酬

蚤岁相逢,知风骨、自是玉堂人物。

二十年来官未调,兴在丹崖青壁。

云海为家,柴门拥褐,高卧袁安雪。

青宫华省,一时登用才杰。

好似鹏鹗乘风,骅骝骋步,得路争先发。

共喜虞廷逢圣治,关塞虏尘新灭。

幸接仙寮,欣披藻翰,森爽清毛发。

寅供三礼,光近九天日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杂诗七首(其一)

我闻度朔山,蟠桃何郁郁。

千岁才一花,结子复何日。

食之云不死,敷腴反枯质。

跨鹤凌九天,将共五龙匹。

谅非广成子,欲待安可必。

形式: 古风

杂诗七首(其二)

祖龙帝六合,不暇谈黄虞。

且复求神仙,入海窥方壶。

置酒阜乡亭,起然忘故都。

空留赤玉舄,安期今有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杂诗七首(其三)

种桑饲春蚕,桑叶何沃若。

种瓜待秋摘,瓜蔓何漠漠。

春秋各有获,在野犹可乐。

君看金张馆,草深狐兔宅。

勿较是与非,看云倚高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