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古庙(其二)

一路人烟绝,空山见古坛。

鼎存周款识,像塑汉衣冠。

鸟迹残碑篆,虬枝老树蟠。

可怜年代久,风雨庙门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藏于山中的古老庙宇,通过对庙宇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悠长与自然的变迁。

首句“一路人烟绝”,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荒寂的氛围,暗示庙宇远离尘嚣,独处一隅。接着“空山见古坛”一句,点明了地点,古坛的存在仿佛是历史的见证,引人遐想。

“鼎存周款识,像塑汉衣冠”两句,通过古代遗物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庙宇的历史悠久。鼎上的款识和塑像的衣冠风格,分别指向周朝和汉朝,显示了庙宇可能与这些朝代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鸟迹残碑篆,虬枝老树蟠”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残破的碑文上留下的鸟迹,以及盘旋的老树枝干,都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时间的流逝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庙宇周围的环境,也暗含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

最后,“可怜年代久,风雨庙门寒”两句,表达了对这座古庙年久失修、历经风雨的感慨。这里的“可怜”不仅仅是对庙宇现状的同情,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文明传承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故事感的场景,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古庙(其三)

古庙白云边,神妆尚俨然。

灵应山鬼托,龛任野狐眠。

开刱知何代,销沉不计年。

居民流窜尽,累岁断香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元直秀才观微上人过宿

风流看许掾,定慧得支公。

白社当年结,清言此夕同。

乱蛩吟竹坞,一犬吠花丛。

相对残灯下,能令尘虑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瀚上人游越(其一)

师行无定踪,此去路千重。

投宿月中寺,经过雪里峰。

閒身临水衲,禅意隔潮钟。

明岁西湖上,相寻九里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瀚上人游越(其二)

虽云游浙水,未必浙中游。

遇客皆为侣,逢山便可留。

独行半风雪,一别几春秋。

所惜谈诗夜,从今少惠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