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吴总侍集研山用赵端明送行韵

烟波画出暮江天,著我芦花明月船。

官满只称前进士,路贫休问小行年。

一归已后陶元亮,众论宁无班孟坚。

不负登临重九约,过江犹及菊花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烟波中描绘出傍晚的江面天空,装饰着我的芦花和明亮的月色小船。
官职满了就只是个进士,道路艰辛无需再问年纪小。
一旦回归田园就像陶渊明,众人的评价难道没有班固的坚韧。
不会辜负重阳节登高之约,过江还能赶上菊花盛开之时。

注释

烟波:江面上的雾气和波纹。
著:装饰。
芦花:芦苇的花。
明月船:明亮的月光下的小船。
官满:官职任期满。
小行年:年纪小,此处指年轻。
陶元亮: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田园著称。
班孟坚:班固,东汉史学家,有坚韧不拔的评价。
不负:不辜负。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菊花:重阳节的传统花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诗名《陪吴总侍集研山用赵端明送行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自己仕途生涯中的感慨。

"烟波画出暮江天,著我芦花明月船。"

此两句描绘了一幅迷离的水乡风光,晚霞与波光交织在一起,将暮色中的江面比作一幅画,而诗人自己则坐在装饰着芦花的明月之舟上。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蕴含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超脱。

"官满只称前进士,路贫休问小行年。"

诗人提到自己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但在仕途上的困顿依然如故,不必询问自己的年龄,因为年轻时的努力和贫寒的道路是众所周知的。这两句流露出一股自嘲与无奈,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的复杂情感。

"一归已后陶元亮,众论宁无班孟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心境,提到历史上的高士陶渊明和元好问,他们都选择了超然世外的生活,而不去争名逐利。诗人借此自喻,也许自己也有类似的志向,不愿意在功名场中争斗。

"不负登临重九约,过江犹及菊花前。"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尽管身处高远险峻的地方,但仍旧不忘过去与朋友共赏的菊花之约。这是对友谊深厚的赞颂,也是诗人内心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怀和深沉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陪汪少卿游紫阳次梁倅韵

此行许老亦津津,连夜催将雪树春。

溪隔更无尘土事,山矜便识谪仙人。

云依栏过香仍湿,墨带冰磨句转新。

丘壑自容吾入社,不论五马两朱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偶阅夷坚志见梁郑公有九月梅花诗因复次韵

秋容正待满林雪,春色因何到草堂。

地脉顿回消息早,天葩不作等閒香。

丹枫欲老已如许,黄菊同时未敢芳。

不等岁寒催鼎实,角声自与月平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偶题

空烦社友问何如,筋力犹堪月下锄。

为米折腰长乞米,缘书损目苦观书。

山翁迂阔每如此,吾道寂寥谁与居。

独立西风人自老,枉悲宋玉不关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宿多景楼奉简吴总侍

客怀孤倚夕阳楼,烟老平芜岸岸秋。

往事六朝南北史,晴江一片古今愁。

嘅其叹矣山吞吐,何以酬之酒拍浮。

此意政须诸老共,容分芦雨寄渔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