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荻花塘外老渔家,夜夜湖边倚钓槎。
打起秋风鱼数尾,调羹尽可荐胡麻。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渔家夜晚钓鱼情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荻花塘外老渔家,夜夜湖边倚钓槎"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宁静的画面:在荻花丛生的塘边,有一位年迈的渔翁,每个夜晚都坐在湖边,倚靠着自己的渔船,耐心地等待着鱼儿上钩。这里的"老渔家"和"夜夜"传递出一种悠久而安逸的生活节奏。
接下来的两句"打起秋风鱼数尾,调羹尽可荐胡麻"则是对这位渔翁收获的一种展示。"打起秋风"意味着秋天的微风中带有一丝凉意,而渔翁在这样的夜晚也能捕捉到几条鱼。"调羹尽可荐胡麻"表明这些鱼足以供应家中的餐食,并且还可以用来制作美味的菜肴,推荐给邻里之间互相馈赠的佳肴。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简单自然生活的赞美。这种淡泊明志、乐在当下的生活态度,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操,也是这类田园诗特有的韵味所在。
不详
十载从游吾道南,山斋苜蓿澹于甘。
飞鱼想得三台兆,待雪空馀□丈函。
席冷几番驯白鹿,罗传此夜赋黄柑。
太平不日经筵召,好把鳞书早晚探。
君子于行东渡头,江村烟雨看眠鸥。
秋风不借游山屐,客梦长呼问酒楼。
八斗才怜新鹤发,十千囊尽敝貂裘。
不须刎颈酬知己,一曲琵琶在远舟。
烛光剑佩拥千官,载月临轩拜紫銮。
仙掌禁寒承露稳,天颜霁晓傍云看。
朝阳鸣凤谐宫律,沧海□鳌献羽翰。
咫尺圣明三舞蹈,报恩岂敢负弹冠。
胡马倏南侵,膻尘夜犯心。
丧鱼索枯肆,倒屣问焦琴。
狼烟乘惨势,鬼燐带愁吟。
庐舍人无几,还家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