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栖霞岭戾止乌石峰禅居一首

灵扉瞻五覆,纡岭迈三沓。

既瞩远川绕,亦盼近山合。

泄霭尽幽泛,度鸟举清荅。

闻此绝世岑,栖有息心衲。

即耸搆弥楼,于奥缔香榻。惠日清照临,慈云■吐纳。

巑巑玉林映,岩岩翠屏匝。

烦想静流涤,朗咏自摛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栖霞岭与乌石峰禅居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首先,“灵扉瞻五覆,纡岭迈三沓”,诗人以“灵扉”形容山岭之灵秀,以“五覆”、“三沓”描绘山岭的层层叠叠,展现出山峦的壮丽景象。

接着,“既瞩远川绕,亦盼近山合”,诗人从远眺到近观,描绘了山川环绕、群山相接的壮观景色。

“泄霭尽幽泛,度鸟举清荅”,雾气弥漫的山谷中,鸟儿飞翔,清脆的叫声回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闻此绝世岑,栖有息心衲”,诗人感叹此处如同世外桃源,是修行者心灵得以安放的地方。

“即耸搆弥楼,于奥缔香榻”,描述了禅居的建筑布局,高耸的殿堂,深邃的内室,香榻供奉,营造出庄严而宁静的修行环境。

“惠日清照临,慈云■吐纳”,阳光洒落,慈祥的云朵缓缓移动,象征着佛法的普照和慈悲的传递。

“巑巑玉林映,岩岩翠屏匝”,山林中的树木如玉石般晶莹剔透,岩石环绕,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烦想静流涤,朗咏自摛发”,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吟诵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禅宗精神的向往。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循宗镜阁左登南屏山顶披险西讨一首

回山肖郛郭,佳秀荡游心。

北栖懑不足,南峭引遐寻。

摛云生新彩,响鸟变兰音。涾?出霄瞰,表里尽高临。

情来畅无际,奇辏领不任。

攀崇复希峻,在窈重怀深。

前探后丽掩,左越右玮沈。

湖状改遵岭,烟华异观林。

樵人时谂蹊,仙陬屡憩阴。

但可寄冲想,聊复弄丘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入大慈山饭虎跑泉精舍一首

崖行多优游,穹曜但亭午。

掎摭心不厌,跕躧意增愈。

疏甸分花应,层阜别云吐。

疲足休给林,澄心投象宇。

㵵泻淙瑶濑,隈隅丽丹庑。

七觉启幽扃,一道界盘坞。

不谓此山椒,乃有彼岸侣。

芬缊瞻戒香,络绎会宗语。

法供岂世调,灵餐异尘脯。

往牒稽听龙,昔泉酌跑虎。

一讴傲自足,万细何足数。

形式: 古风

眺初阳台从妙智院北探紫云洞一首

登登俛阳台,暧暧觏羲烛。

停尔绝仞巅,娱我芳春目。

蓬溪觅宛转,皎镜眺回复。

抗策凌烟虹,披薆扣扃屋。

岩梅皓冬素,山篁团故绿。

敞窗迎远心,缅阁寄孤躅。

玲珑投廓洞,峭崿下空曲。

法馆展虚缀,逖览皆妙属。

讨颜伫兹开,赏心于此足。?豁宜考槃,期当寓清筑。

形式: 古风

自石屋洞至法相寺一首

性分各有极,修意江海上。

采药仍景台,颛老乃希向。

披情乐林草,夙驾遨云嶂。

阳岫方缅观,阴崖载亏望。

壁阙时悚怖,洞闼恣登降。

觉路驰访踪,开士礼趺相。

形忘躬有蜕,理止神非丧。

承泉代绠汲,托基排垒创。

安道志岂渝,兴公怀自亮。

沉冥常内足,高寄无所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