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术士

一性圆明俱是佛,四方落魄总成仙。

逢人只可少说话,卖卜不须多觅钱。

退一步行安乐法,道三个好喜欢缘。

老夫亦欲挑包去,若要相寻在酒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一切本性都明亮如佛,不论身处何方都是仙人。
遇到人应少言寡语,算命不必贪求太多钱财。
后退一步寻求安乐之道,常说‘好’字结善缘。
我也想收拾行囊离去,若想找我,就在酒席间相见。

注释

一性:一切本性。
圆明:明亮如佛。
俱:都。
是:是。
佛:佛祖。
四方:不论何处。
落魄:四处漂泊。
总:总是。
成:成为。
仙:仙人。
逢:遇到。
人:人。
只:只。
可:可以。
少:少许。
说话:言语。
卖卜:算命。
不须:不必。
多:过多。
觅:寻找。
钱:钱财。
退一步:后退一步。
行:实行。
安乐法:寻求安乐之道。
道:常说。
好:好的。
喜欢:喜爱。
缘:缘分。
老夫:我(指诗人)。
亦:也。
欲:想要。
挑包去:收拾行囊离去。
若:如果。
要:想要。
相寻:寻找。
在:在。
酒边:酒席旁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过所作,名为《赠术士》。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给一位擅长占卜之术的人物的情感寄托。诗中充满了禅意与超脱世俗的心境。

“一性圆明俱是佛”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宗教情怀,即万事万物都具备着佛的本性,体现出一种宇宙间一切都是平等、纯净的观点。紧接着,“四方落魄总成仙”则描绘了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每个角落都蕴含着成为神仙的可能性。

“逢人只可少说话,卖卜不须多觅钱”这两句话,既是对术士的劝诫,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它告诉我们,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应保持谨慎,不必过多言语;而在行卜占之道时,更不需要贪图金钱。

“退一步行安乐法,道三个好喜欢缘”则是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提倡。诗中的“退一步”,可能暗示着对抗与争斗的避免,而选择了一种更加内在和平静的处理方式。“道三个好喜欢缘”,可能是在强调人生中应追求简单、真挚的人际关系。

最后,“老夫亦欲挑包去,若要相寻在酒边”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放縱生活的一种向往。这里的“老夫”自指诗人自己,他也想像那位术士一样,背上行囊,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而“若要相寻在酒边”,则是在暗示这种自由的生活可能就在那些不为世俗所束缚的欢乐时光中找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示了一种超脱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精神境界的珍视。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赠刘叔拟招山

不醉何劳饮,无诗底用吟。

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心。

草路青原泪,烟波白鹭心。

班超归未得,愁见旧家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赠张道士

修廊行尽到山斋,中有高人百念灰。

门外不知春出笋,池边惟见地生苔。

内丹久鍊龙长在,大药将成鹤屡来。

想见年年朝玉帝,眉间一点淡黄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陈时可

交游半世已公卿,犹抱遗经对短檠。

负米过于扛鼎重,选官难似上竿行。

百年母子相依命,一片忠忱谁为明。

灯火小楼风雨夜,岁寒时得话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赵道卿

虬髭猬鬓虎精神,大袖披披二尺巾。

散尽赀财犹结客,略为言语便惊人。

斩蛟桥下惩前失,藏兔窟中甘后尘。

朝士只今谁著眼,颠狂赢得且安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